[发明专利]一种机制砂设备承载浮体及其加工和采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5939.1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6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宏;司永刚;罗运生;罗宏;罗士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绿峰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珠海中鼎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昌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572700 海南省昌江***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制 设备 承载 及其 加工 采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制砂设备承载浮体及其加工和采砂方法,其主要包括上铺板、主体承载件和下底板,主体承载件包括多根管体,管体的轴向端部由密封板密封。把承载浮体设置为多个并排连接的管体结构,且在管体的上部和下部形成平面的支撑结构,以用于放置制砂设备,定位桩位于浮体主体的尾部,用于确定浮体在水中工作时的位置,并且在多个浮体并列在水面工作时,可以互相确认位置。这样的结构强度得到了加强,且平面的支撑结构也方便制砂设备的放置,能够抵御外界风力、稳定性高、采砂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沙的采集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承载制砂设备的浮体及其加工和采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沙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等方面的要求,机制砂就此产生,机制砂是通过制砂机和其他的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沙子,加工成品更加的规则,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加工成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沙子,以满足日常需求,机制砂更加的坚固,制作成本低,破碎率高,更加的节能,污染比较少,且机制砂颗粒的均匀坚固性和耐久性都有很大的提升。
现在的机制砂制作流程包括采集、破碎、筛选等,现在的机制砂流水线多设在临近采砂水源的岸边,占用了大部分的土地,采集区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虽然,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通过船体加载制砂设备,以在河流区域内直接进行制砂采集的方式,但是这种普通的船体结构颇为简易,在水中的抗风性差,稳定性不高,需要较深的吃水深度,从而对水位的要求也比较高,并且有些设备的船体固定性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砂设备的承载浮体,通过承载浮体的结构设置,可以将机制砂设备放置在承载浮体上,浮体具有多个并排的管体,且在管体的上部和下部均形成平面式支撑结构,具有很好的浮力作用和结构强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浮体抗风性能差、稳定性不高、水位要求高的问题。相应地,还减少了制砂设备对河岸土地的长期占用,使机制砂的加工流程移动到水面上进行,采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载浮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铺板、主体承载件和下底板;主体承载件包括多根管体,管体的轴向端部由密封板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把承载浮体设置为多个并排连接的管体结构,且在管体的上部和下部形成平面的支撑结构,以用于放置制砂设备,这样的结构的强度高,且平面的支撑结构也方便制砂设备的放置,能够抵御外界风力、稳定性高、采砂效率高。
上铺板和下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侧平板;上铺板、主体承载件、下底板均为钢体结构。
主体承载件在横向方向上包括依次设置的左侧主体、间隔空间、右侧主体,左侧主体和右侧主体分别包括多根螺旋管式的管体;在左侧主体和右侧主体之间的间隔空间内平行设置了多个H型钢连接体;且在间隔空间内还布置有两根沙池龙骨以形成沙池。
由上述方案可见,间隔空间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采砂设备的采砂管道由此深入到河道内,由于间隔空间位于中部位置,因而具有很好的受力平衡性,加强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而在间隔空间内还可以设置沙池,沙池用于放置采集到的沙石,由于沙池也位于中间位置,因此也能相应提高装置的平衡稳定性。
上铺板和主体承载件之间设置有结构加强件,结构加强件包括加强管,加强管上平行布置有多个加强筋体,加强筋体包括顶部边缘部、左侧弧形边缘部和右侧弧形边缘部,顶部边缘部连接在上铺板,左侧弧形边缘部和右侧弧形边缘部分别焊接在两个相邻的管体之间。
由上述方案可见,鉴于本发明的承载浮体是用于放置采砂设备的,因此其重量体积都是较为庞大的,而上铺板与螺旋管式的管体之间的结构强度的紧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采砂过程中,如果螺旋管之间发生分离或者上铺板与螺旋管之间发生分离,就会产生严重的生产事故。因此,这里设置了结构加强件,通过左侧弧形边缘部、右侧弧形边缘部与相邻两个管体的连接设置,可以把相邻的两个管体很好地固定连接在一起,而通过顶部边缘部与上铺板的连接固定则实现了上铺板和管体之间的连接紧固性,由此增强了整个浮体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管体与上铺板之间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绿峰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珠海中鼎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昌江分公司,未经海南绿峰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珠海中鼎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昌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5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划水鞋
- 下一篇:起重船及起重作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