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用假肢接收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1271.3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2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龙;魏文昊;黄品高;黄博俊;王远;王辉;黄家宝;塞缪尔;李光林;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润谊泰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50 | 分类号: | A61F2/50;A61B5/00;A61B5/10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叶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假肢 接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假肢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实验用假肢接收腔装置包括整体套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输出接头。整体套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大腿包裹段、膝关节包裹段以及小腿包裹段。大腿包裹段与第一压板围合形成空间大小可调的第一接收腔,小腿包裹段与第二压板围合形成空间大小可调的第二接收腔,输出接头安装于膝关节包裹段的外侧。具体地,大腿包裹段与第一压板围合在大腿外侧。小腿包裹段与第二压板围合在小腿外侧,测试人员的膝关节正好位于膝关节包裹段,保证了采集信息的有效性,并且,本发明的实验用假肢接收腔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造价成本更低;而且,能够适应不同体态的测试人员,缩短了前期数据采集的准备工作,测试周期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实验用假肢接收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假肢设计行业采用的设计与测试方案通常需要截肢患者进行协助实现,并且要通过多次采集信息更迭实验模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截肢患者的呈现水平也参差不齐,采集信息的有效性较低。
面对上述情形,市面出现了假肢膝关节测试装置,包括支架框、大腿假肢、小腿假肢、膝关节以及假肢脚,用于模拟正常人的下肢肢体运动,以达到测试膝关节的可靠性。然而,上述测试装置属于机械模型模拟,缺乏应对实际测试的能力,与正常人真实运动过程不符;造价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后期验证需要截肢患者进行配合测试,测试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假肢接收腔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假肢设计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采集信息有效性低、造价成本高以及测试周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用假肢接收腔装置,用于穿戴至人体大腿至小腿部位,包括用于包裹大腿、膝关节以及小腿的且具有柔性的整体套板、用于包裹大腿内侧的且与所述整体套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压板、用于包裹下腿内侧的且与所述整体套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压板以及用于采集运动数据的输出接头,所述整体套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大腿包裹段、膝关节包裹段以及小腿包裹段,所述大腿包裹段与所述第一压板围合形成空间大小可调的第一接收腔,所述小腿包裹段与所述第二压板围合形成空间大小可调的第二接收腔,所述输出接头安装于膝关节包裹段的外侧。
具体地,所述大腿包裹段设有若干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压板设有若干第一调节旋钮,各所述第一调节旋钮通过绳索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柱以实现所述第一接收腔的空间大小可调。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旋钮包括固定于所述大腿包裹段的第一筒体、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内且于所述第一筒体内绕轴线转动的第一旋转柱以及盖设于所述第一筒体远离所述大腿包裹段一端的第一旋钮盖,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柱且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上,所述第一旋钮盖带动所述第一旋转柱于所述第一筒体内绕轴线旋转。
具体地,所述小腿包裹段设有若干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压板设有若干第二调节旋钮,各所述第二调节旋钮通过绳索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柱以实现所述第二接收腔的空间大小可调。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旋钮包括固定于所述小腿包裹段的第二筒体、设于所述第二筒体内且于所述第二筒体内绕轴线转动的第二旋转柱以及盖设于所述第二筒体远离所述小腿包裹段一端的第二旋钮盖,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柱且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所述第二旋钮盖带动所述第二旋转柱于所述第二筒体内绕轴线旋转。
或者,所述大腿包裹段设有第一毛面带,所述第一压板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毛面带的第一勾面带。
或者,所述小腿包裹段设有第二毛面带,所述第二压板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毛面带的第二勾面带。
或者,所述大腿包裹段设有若干第一插接公头,所述第一压板设有与各所述第一插接公头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插接母头。
或者,所述小腿包裹段设有若干第二插接公头,所述第二压板设有与各所述第二插接公头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二插接母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润谊泰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润谊泰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1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