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包水凝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5737.9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1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郭潇潇;李楚忠;赵冰怡;胡根华;吴知情;胡兴国;胡根润;龚盛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6 | 分类号: | A61K8/06;A61K8/26;A61K8/34;A61K8/891;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包水凝霜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包水凝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油包水凝霜按其总质量为100%计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油相原料13‑18%、乳化剂2‑4%、悬浮剂3‑5%和保湿剂18‑28%,余量为水;所述油相原料包括加脂型润肤剂和粘度在10cst以下的硅油。本发明首次将上述原料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组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种外观半透明、补水保湿、稳定性和使用感俱佳的凝霜。本发明所述油包水凝霜的制备方法体系无需加热,操作工艺简单,可以有效降低时间和能量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包水凝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炎炎夏日,舒适的空调房,造成皮肤水分大量流失;凛冽的秋冬季节,肌肤干燥缺水,仅仅依靠O/W型(水包油型)膏霜暂时性的迅速补水远远不够,而W/O型(油包水型)膏霜涂抹后在皮肤表面形成脂质膜,有效降低皮肤的经皮失水率,锁水滋润、持久性好,必是最佳选择。
乳化体是最佳传递活性成分的载体,其中以油相为外相、水相为内相的W/O 型化妆品,可以将油溶性的有效成分,例如,润肤油、油溶性的药物、紫外线吸收剂等有效地在皮肤上展开,因而是作为化妆品适合的剂型比水包油型更优异。但是,W/O乳化体系也有一些不足:需要高油相,不易做成清爽的配方;肤感不好,肤感通常比O/W型黏腻、厚重;配方的稳定性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配方设计以及生产工艺调控的难度大。因此,W/O乳化体难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使其在市场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CN106726713A公开了一种半透明的保湿膏霜,其主要成分为多元醇和有机硅油类。该发明的半透明膏霜,肤感水润,易操作。但是,由于有机硅类易挥发,其保湿持久性有待考证。
CN109330903A公开了一种透明油包水剂型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质地透明、使用性更佳的产品。但其透明度过高,必然会限制功效成分的添加。
因此,开发一种外观半透明、补水保湿、稳定性和使用感俱佳的凝霜是目前市场主体消费者的强烈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包水凝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油包水凝霜质感弹润轻盈、清爽而不油腻、保湿性优异,是一款兼顾保湿和肤感清爽的凝霜,符合当今广大消费者的市场需求。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包水凝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包水凝霜按其总质量为100%计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油相原料13-18%、乳化剂 2-4%、悬浮剂3-5%和保湿剂18-28%,余量为水;所述油相原料包括加脂型润肤剂和粘度在10cst以下的硅油。
本发明首次将上述原料按照一定的质量配比组合在一起,得到一种补水保湿、稳定性和使用感俱佳的凝霜。本发明所述的油包水凝霜为W/O型体系,具有封闭锁水性,能够高效持久保湿。其中,油相原料选择粘度在10cst以下的硅油,其挥发性强、肤感清爽、易涂抹,同时合理搭配加脂型润肤剂,使得到的油包水凝霜兼具肤感清爽和保湿滋润的质感。
所述油相原料13-18%,例如可以是13%、13.5%、14%、14.5%、15%、15.5%、16%、16.5%、17%、17.5%或18%等。
乳化剂2-4%,例如可以是2%、2.3%、2.5%、2.8%、3%、3.2%、3.5%、3.7%、3.8%、3.9%或4%等。
悬浮剂3-5%,例如可以是3%、3.2%、3.5%、3.6%、3.8%、4%、4.1%、4.3%、4.5%、4.8%或5%等。
保湿剂18-28%,例如可以是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5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