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定目标识别与激光SLAM的语义地图构建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1426.7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珂嘉;周四海;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家有为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4;A47L1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定 目标 识别 激光 slam 语义 地图 构建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基于特定目标识别与激光SLAM的语义地图构建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上视摄像头、下视摄像头、处理模块和建图系统;上视摄像头和下视摄像头分别和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和建图系统连接;上视摄像头和下视摄像头均具有15°—100°的视角范围。本发明结合了特定目标识别与激光SLAM的语义地图构建,将摄像头识别的特定目标赋予在LDS‑SLAM构建的2D地图的空间坐标,可靠地实现了根据作业的对象类型,采取规避,或针对性操作,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划分,例如卫生间的处理可能是拖地,对客厅的处理可能是扫地.也可能是禁止通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机器人,尤其是基于特定目标识别与激光SLAM的语义地图构建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智能清洁机器人采用的是单目摄像头,已难以满足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需要。而且采用单目摄像头在实现地图定位或监控功能方面,存在以下缺陷:
1.摄像头可视范围小。如:看到顶上看不到底下,看到底下看不到顶上。
2.摄像头视角很大,但失真很严重,图像识别效果很差。
3、仅使用摄像头用于图像识别和VSLAM,或仅通过激光雷达建图,没有将摄像头的图像识别和激光雷达结合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清洁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需要,打破单目摄像头的技术瓶颈,本发明采用双目摄像头的技术方案,通过不同的视角分别对清洁界面、人和空间物体进行识别。基于空间物体的划分,可以采用不同的识别方法对空间物体进行识别,简化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提高识别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特定目标识别与激光SLAM的语义地图构建的系统,包括:
上视摄像头、下视摄像头、处理模块和建图系统;
上视摄像头和下视摄像头分别和处理模块连接,处理模块和建图系统连接;建图系统包括激光雷达;
上视摄像头和下视摄像头均具有15°—100°的视角范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被设置为当获取到上视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识别运算,如果识别到用于空间分割的物体,并在建图系统的地图上建立分割标识,建图系统根据该分割标识对已构建的地图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后的空间。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被设置为当获取到下视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图像识别运算,如果识别到待清洁物体,在LDS-SLAM形成的坐标空间内,定位待清洁物体,使待清洁物体在坐标空间内具备LDS坐标;
则根据待清洁物品的特质采取相应的预设清洁策略。
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特定目标识别与激光SLAM的语义地图构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双目摄像头获取清扫场景的图片;
(2)、处理模块对上视摄像头获取的清扫场景的图片进行图像识别,通过识别到的空间分割物体在已建地图上生成风标记;并根据分割标识对建图系统的已建地图进行空间分割,得到
分割后的空间;处理模块对下视摄像头获取的清扫场景的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得到下视摄像头图像识别结果;
(3)、处理模块根据步骤(2)中的下视摄像头图像识别结果,生成相应的清洁策略,并将清洁策略反馈给相应的执行单元。
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合了特定目标识别与激光SLAM的语义地图构建,将摄像头识别的特定目标赋予在LDS-SLAM构建的2D地图的空间坐标,可靠地实现了根据作业的对象类型,采取规避,或针对性操作,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划分,例如卫生间的处理可能是拖地,对客厅的处理可能是扫地.也可能是禁止通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家有为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家有为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1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网络化的汽车实训平台
- 下一篇:汽车教学模拟的数据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