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处理城镇污水的高浓度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1940.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7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柴晓利;牟悦;易境;唐泽恒;韩红波;侯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08;C02F3/20;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处理 城镇 污水 浓度 粉末 载体 生物 流化床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具体说是一种新型处理城镇污水的高浓度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工艺,其是污水先经过粗格栅和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和沉砂池,再进入HPB生化池;所述HPB生化池沿污水流向依次划分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浓缩分离区,投加复合粉末载体,并搅拌混合成混合液;对流入浓缩分离区的上述混合液进行浓缩分离,浓缩液回流至所述厌氧区,浓缩分离区的上清液排出后,依次通过所述高效澄清池、过滤池和消毒池后实现水体净化,分离后的剩余污泥输送经过旋流分离回收系统,分离出复合粉末载体重新投加至所述HPB生化池。本发明的HPB为高度集成化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过程仅一级提升,占地面积小,运行能耗低,处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镇污水处理,具体说是一种新型处理城镇污水的高浓度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大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厂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许多地区正在将排放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而一些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也在陆续颁布,例如湖南省即将从2019年3月25日起执行的《湖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T 1546-2018)。上述标准中对于排放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如表1所示。并且,伴随着社会进步,各地排放标准依然有继续提高的趋势。
表1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单位:mg/L
注:①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为满足当前排放标准要求,常规的污水处理工艺基本包括污水来自于污水收集沟道,依次经过粗格栅井及提升泵、细格栅及沉砂池、A2/O生化池、二沉池,再经二次提升泵、高效澄清池、深床反硝化滤池、消毒池,最终回用或排放。这种污水处理工艺过程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处理单元较多;污水经过多级生化、物化处理且各单元之间皆有高程衔接问题,因此二次提升不可避免,导致处理过程冗长、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过程简单、能耗较低的新型处理城镇污水的高浓度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处理城镇污水的高浓度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工艺,包括依次连通的HPB生化池、高效澄清池、过滤池和消毒池,其采用以下步骤:
(1)污水先经过粗格栅和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和沉砂池,再进入HPB生化池;
(2)所述HPB生化池沿污水流向依次划分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浓缩分离区,向所述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中分别投加复合粉末载体,并搅拌混合成混合液;
(3)对流入浓缩分离区的上述混合液进行浓缩分离,浓缩液回流至所述厌氧区,浓缩分离区的上清液排出后,依次通过所述高效澄清池、过滤池和消毒池后实现水体净化,分离后的剩余污泥输送至复合粉末载体旋流分离回收系统;
(4)所述复合粉末载体旋流分离回收系统分离出复合粉末载体;
(5)将上述分离出的复合粉末载体重新投加至所述HPB生化池。
(6)剩余污泥经过回收复合粉末载体后的残余部分,脱水后再做处理处置。
作为优选,所述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浓缩分离区均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单元格,每一所述单元格均通过流道和闸阀独立进出水,各所述单元格之间相互连通,每一所述单元格均配备有超越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HPB生化池上设有加料器,该加料器向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中的任意所述单元格投加复合粉末载体。
作为优选,所述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中的每一所述单元格均配备有搅拌设备,每一个所述搅拌设备对对应的单元格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1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