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生物质原料生产烃类化工原料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48095.3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林;刘明星;吴昊;李猛;任亮;胡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C45/51 | 分类号: | C07C45/51;C07C45/00;C07C49/403;C07C29/145;C07C35/08;C10B5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原料 生产 化工原料 方法 | ||
1.一种由生物质原料生产烃类化工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将生物质原料进行热解,得到焦油馏分;所述热解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500-600℃,反应时间≤40s;
(2)将所述焦油馏分与含有甲醇的溶剂接触以进行溶解,得到液体组分;
(3)将所述液体组分进行临氢预处理,得到加氢产物;
(4)在镍基催化剂存在下,将水和所述加氢产物进行甲醇水相重整制氢反应和液相加氢反应,并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进行分离,得到环己酮、环己醇和呋喃类化工原料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焦油馏分与所述溶剂的用量重量比为1-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焦油馏分与所述溶剂的用量重量比为1-10: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所述临氢预处理在选自浆态床加氢装置、沸腾床加氢装置和固定床加氢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中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所述临氢预处理的条件包括:氢分压为0.5MPa-20MPa、反应温度为150-450℃、体积空速为0.5-5.0h-1,氢油体积比为50-1000。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所述临氢预处理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加氢催化剂中含有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金属元素;或者,所述加氢催化剂为油溶性加氢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氢催化剂中含有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金属元素,所述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和活性炭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金属元素选自镍、钴、钼、铁和钨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加氢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所述活性金属元素的含量为1-65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加氢催化剂中,所述活性金属元素为A组分和B组分的组合,所述A组分为镍和/或钴,所述B组分为钼和/或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加氢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所述A组分的含量为1-30重量%,以氧化物计的所述B组分的含量为5-35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氢催化剂为油溶性加氢催化剂,所述油溶性加氢催化剂中含有金属铁、金属镍和金属钴中的至少一种金属。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所述镍基催化剂为镍金属含量为50-100重量%的催化剂,任选所述镍基催化剂中还含有选自氧化铝和/或氧化硅的惰性组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水和所述加氢产物进行甲醇水相重整制氢反应和液相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200-350℃、氢分压为2MPa-5.5MPa、水与所述加氢产物的用量重量比为10:1至100:1,反应时间为20-180min。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水和所述加氢产物进行的甲醇水相重整制氢反应和液相加氢反应为偶合反应,所述偶合反应在间歇式反应器和/或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所述分离通过萃取分馏实现。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质原料选自农作物秸秆、树木和农业废弃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80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