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联聚醚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2992.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魏强;代红成;杜大委;郭海军;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J3/24;C10G33/04;C02F1/40;C02F103/10;C08L7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聚醚反相破 乳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联聚醚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吡啶醇为起始剂的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三嵌段聚醚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制得水溶性交联聚醚反相破乳剂;本发明的水溶性交联聚醚反相破乳剂,可用于处理高含水原油采出液,具有净水速度快、脱出水质清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含水原油采出液分离用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水溶性交联聚醚反相破乳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开发生产的中后期,原油重质化趋势凸显,采出液含水率剧增,且其中水包油(O/W)乳状液所占比重越来越大,O/W乳状液乳化程度更加严重,油水界面中物质组成更加复杂,油水分离难度进一步增加,传统的破乳剂+清水剂的处理策略已很难满足油田特别是海上油田的生产需求,因此,常需要配合使用反相破乳剂来降低油水分离器特别是一级分离器出口水中含油,从而达到理想的油水分离效果。
常用的O/W型乳状液破乳的反相破乳剂包括主要阳离子聚合物、非离子聚醚等,这些常规反相破乳剂在油水分离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有效缓解了部分油田的原油脱出污水含油高的问题,如专利CN101357992A先以仲胺、叔胺等有机胺与环氧氯丙烷开环聚合制得线形聚季铵盐,再以树枝状聚酰胺-胺为交联剂,制得了一种星状聚季铵盐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反相破乳剂,兼具电性中和、顶替、吸附、架桥性能,可有效降低处理污水中的油含量、色度、COD等指标;专利ZL201310711520.9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聚驱采出液处理的聚醚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醚反相破乳剂与常规破乳剂复配后,可有效降低含聚采出液破乳时脱出水水质。但是对于采出液含水率高、停留时间短、油水密度差小的油田,在采出液处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大困难:常规反相破乳剂或是分散速率慢导致作用不明显,或是在与破乳剂配合使用时会影响破乳剂效率;或是容易产生油泥堵塞下游的水处理设施(如水力旋流器)。
因此,研究一类净水速率快、脱出水质好的高含水原油产液用反相破乳剂对于部分高含水油田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净水速率快、脱出水质好的水溶性交联聚醚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交联聚醚反相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制备聚氧丙烯醚油头
在反应容器中吡啶醇和开环聚合催化剂升温至80—90摄氏度进行真空脱水后,继续升温至110—140摄氏度,再加入环氧丙烷进行反应并控制压力低于0.4MPa,待反应容器内压力降至负压后,保持温度继续进行反应1—5小时,得到聚氧丙烯醚油头;吡啶醇和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48—50),开环聚合催化剂加入量为步骤1中吡啶醇和环氧丙烷总质量的0.1%—0.5%;
在步骤1中,吡啶醇和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49,开环聚合催化剂加入量为步骤1中吡啶醇和环氧丙烷总质量的0.1%—0.3%。
在步骤1中,吡啶醇为2-吡啶甲醇、2-吡啶乙醇或者4-吡啶丙醇中的一种。
在步骤1中,开环聚合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或乙酸钙中的一种。
在步骤1中,进行真空脱水后,升温至130—140摄氏度并予以维持温度不超过140℃且压力低于0.4MPa,进行反应,待反应容器内压力降至负压后,保持温度继续进行反应1—3小时。
步骤2,制备吡啶聚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行速度大数据调控系统以及相应终端
- 下一篇:基因比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