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2725.6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朴永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众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C11/12;G09F9/30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崔熠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屏 转轴 移动件 转动 转动结构 固定件 联动组件 连接组件 滑动 折叠 屏幕 驱动 褶皱 滑动连接 同步转动 对折 收纳 对折处 折叠处 平放 背离 缓解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柔性屏转动结构包括两个转轴、两个屏幕连接组件和转动联动组件;屏幕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和移动件,固定件以与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转轴,移动件滑动连接于固定件;转动联动组件安装于转轴和移动件之间,配置成在两转轴相互背离转动工况下,驱动移动件相对固定件朝远离转轴的方向滑动;以及,在两转轴相互面对转动工况下,驱动移动件相对固定件朝向靠近转轴的方向滑动;柔性屏包括前述柔性屏转动结构。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柔性屏折叠后,在两块屏幕对折后于对折处形成有较大的弧度造成柔性屏折叠后无法平放而不利于收纳的问题;柔性屏展开后,柔性屏的折叠处存在有褶皱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手机、平板设备等开始采用柔性屏幕,其具有低功耗、可弯曲、柔韧性佳等特性,相较于传统屏幕,柔性屏幕优势明显,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出普通屏幕,有利于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其中,柔性屏的折叠需要依靠连接于两块柔性屏之间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实现。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柔性屏转动结构大多采用多个分别套设有齿轮的连接轴并排且齿轮相互啮合组成的铰链结构,现有技术中的柔性屏转动结构至少存在如下缺点:柔性屏折叠后,在两块屏幕对折后于对折处形成有较大的弧度造成柔性屏折叠后无法平放而不利于收纳的问题;柔性屏展开后,柔性屏的折叠处存在有褶皱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和柔性屏,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柔性屏折叠后,在两块屏幕对折后于对折处形成有较大的弧度造成柔性屏折叠后无法平放而不利于收纳的问题;柔性屏展开后,柔性屏的折叠处存在有褶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屏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屏幕连接组件、第二屏幕连接组件和转动联动组件;
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相互平行且能够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屏幕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以与所述第一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移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屏幕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以与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移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
所述转动联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移动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移动件之间,配置成: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朝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滑动,和,所述第二移动件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方向滑动;以及,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朝向相互面对的方向转动的工况下,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滑动,和,所述第二移动件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靠近所述第二转轴的方向滑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第三连接耳和第四连接耳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转动联动组件包括固定部件、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弹性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之间的部位上,所述固定部件的另一部分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三连接耳和所述第四连接耳之间的部位上,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件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件相互面对的相对面均形成为凸轮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众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众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往复连杆推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维持任意角度的双轴内折铰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