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元列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2567.4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4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白金磊;梅文庆;何海兴;张朝阳;熊佳远;李卫红;陈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B61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李哲伟;张文娟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元 列车 控制系统 | ||
1.一种单元列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车-车通信模块,其设置在单元列车上,用于与车辆的其他单元列车或是相邻车辆进行直接数据通信;所述车-车通信模块还可以实现列车与本区间的地面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本区间的地面调度指挥系统可发送本区间内的所有线路信息、运行识别表和列车车次号信息至列车的车-车通信模块;
列解控制模块,其与所述车-车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车-车通信模块所传输来的车-车通信数据,结合单元列车的位置数据,对所述单元列车进行列解控制;
对接控制模块,其与所述车-车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车-车通信模块所传输来的车-车通信数据,结合待出站单元列车的位置数据,对所述待出站单元列车进行对接控制;
所述列解控制模块配置为:
根据待停靠单元列车在整个列车中的位置,确定解列控制模型;
根据所述解列控制模型,对整个列车进行解列控制,使得所述待停靠单元列车驶入停站股道线路,整个列车中的其他单元列车驶入通过股道线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解控制模块配置为在到达预设站台前,判断整个列车中是否存在进站单元列车,如果不存在,则继续进行通过股道线路自动驾驶运行控制,以控制整个列车沿通过股道线路行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存在进站单元列车,所述列解控制模块配置为获取整个列车中的待停靠单元列车的单元列车信息,并判断整个列车距离进站道岔的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安全距离,如果大于或等于,则对所述待停靠单元列车进行列解控制,从而使得所述待停靠单元列车与整个列车中的其他单元列车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待停靠单元列车为尾部单元列车,所述列解控制模块则配置为将所述解列控制模型确定为尾部解列控制模型;
如果所述待停靠单元列车为中部单元列车,所述列解控制模块则配置为将所述解列控制模型确定为中部解列控制模型;
如果所述待停靠单元列车为头部单元列车,所述列解控制模块则配置为将所述解列控制模型确定为头部解列控制模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控制模块配置为获取所述待出站单元列车的列车信息,并根据所述待出站单元列车的列车信息判断所述待出站单元列车距离出站道岔的距离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安全距离,如果大于或等于,则对所述待出站单元列车进行对接控制,从而使得所述待出站单元列车编组到通过股道线路行进的整个列车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控制模块配置为:
根据所述待出站单元列车在对接完成后的整个列车中的位置信息,确定对接控制模型;
根据所述对接控制模型,对整个列车进行列解对接控制,使得所述待出站单元列车输入通过股道线路并对接入整个列车的相应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所述列解控制模块与对接控制模块集成在同一器件中。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车头车钩缓冲器,其设置在单元列车的车头位置,用于实现单元列 车的灵活编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车脑控制模块,其与所述车-车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车通信模块所传输来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列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5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计上用的动画制作系统
- 下一篇: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