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百香果叶片植株再生快繁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9297.1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7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明;黄玉玲;李永平;李迅东;尹可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51289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香果 植株再生 茎尖 快繁 真叶 子叶 叶片 果实表面 愈伤组织 实生苗 嫩叶 果实 愈伤组织诱导 组织培养技术 分化 外植体选择 繁殖材料 试验对比 选择生长 诱导培养 不定芽 肥皂水 嫩枝 无菌 愈伤 冲洗 病虫害 破损 晴天 自来水 并用 田间 生长 成功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百香果组织培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百香果叶片植株再生快繁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选择,在晴天选择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紫果百香果实及3‑4cm长嫩枝茎尖,将果实放在自来水下冲洗,并用肥皂水刷洗果实表面,应注意果实表面不能破损。该百香果叶片植株再生快繁技术,通过进行试验对比,百香果种子无菌实生苗的子叶、真叶以及田间茎尖嫩叶为繁殖材料,研究叶片植株再生快繁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实生苗的子叶、真叶经诱导培养都能产生愈伤组织,特别是子叶,愈伤组织分化早、生长快、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并在产生愈伤的同时可直接分化不定芽丛,其次为真叶,茎尖上嫩叶没有成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百香果织组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百香果叶片植株再生快繁技术。
背景技术
百香果又名鸡蛋果,西蕃莲,洋石榴,属西蕃莲科西蕃莲属的滕本植物, 为热带亚热带多年生植物,果实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可溶性固形物5-16%,总酸量 3.8-4.0%,甜酸适中,素有“果汁之王”的美誉,其根茎、叶可入药,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和強身等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百香果认识的提高,百香果的综合开发利用和高产栽培技术已有很多的研究,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主要集中种植于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和福建等地,市场对种苗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种苗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用种子播种繁殖;二是用滕蔓扦插繁殖;三是用接穂嫁接繁殖,种子繁殖,浪费果实,生长周期长、用工量大;扦插繁殖,需要大量滕蔓、易传播病害、加快品种退化;嫁接繁殖、种苗质量好但占地面积大、成苗周期长、种苗价格高,三种繁殖方法均存在占地、耗时、周期长、生长成本高、受季节、环境和天气影响等情况,同时还会加剧病害传播,因此,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百香果快速无性繁殖体系,是产业化、规范化生产优质种苗最有效的途径,本试验以百香果种子无菌实生苗的子叶、真叶以及田间枝条茎尖嫩叶为外植体,开展百香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旨在为百香果组培苗生产提供一种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香果叶片植株再生快繁技术,具备生长周期短,不受环境和天气影响,生长成本低等优点,解决了三种繁殖方法均存在占地、耗时、周期长、生长成本高、受季节、环境和天气影响等情况,同时还会加剧病害传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生长周期短,不受环境和天气影响,生长成本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百香果叶片植株再生快繁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选择,在晴天选择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紫果百香果实及3-4cm长茎尖,将果实放在自来水下冲洗,并用肥皂水刷洗果实表面,清洗干净后,在无菌工作台内,用75%酒精反复擦拭果实表皮4-5次备用,剪除茎尖不要的老叶,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再用肥皂水清洗,清洗干净后,在无菌工作台内,先用75%酒精浸泡30s,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浸泡10min,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备用。
2)将经无菌处理的果实从中部切开,挑选个大,饱满的种子直接接种到经灭菌的装有细沙,的培养瓶中,经35-40天的培养,可得到高度为4-5cm 的实生苗。
3)将经无菌培养得到的实生苗按子叶、真叶部位切割,田间茎尖直接将未完全展开的嫩叶切割下来,分別接种到1-8号处理的培养基中,35d统计出愈率及不定芽分化情况,每处理接种5瓶,每瓶接一块,三次重复。
4)将经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或芽丛,切割为0.5c㎡左右的小块,接种到9-14号处理的培养基中,25d统计不定芽的分化率及分化情况,每处理接种5瓶,每瓶接种工一块,三次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9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