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模板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6759.4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唐靖林;梁丽;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义镁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金镁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3/04 | 分类号: | C22C23/04;C22C1/02;C22F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模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模板型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镁合金领域,该镁合金包括一定配比的Zn、Mn以及基体Mg,控制并通过设定温度和时间加工处理,使得本发明的镁合金材料基体具有质轻、强度高、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本发明的镁合金模板型材,其抗拉强度达到280Mpa以上,屈服强度160Mpa以上,断后延伸率达9%以上;并且本发明的镁合金模板满足高精度要求:平面度≤0.5mm,直线度≤0.5mm;挤压速度提高1/3、生产成本至少降低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合金模板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建筑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建筑模板是混凝土建筑成形的模壳和架。建筑模板的费用几乎占到总工程造价用量的20%一30%。建筑模板的使用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益。近年来,建筑模板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随着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比重日益增大,建筑模板的使用量越来越大。
传统建筑模板都是使用木模板或者钢模板制作而成。比较常用的木质建筑模板有三合板、五合板等等。但木模板有不防火、易腐烂、不耐用的缺点。钢模板由于拆装方便、容易操控、使用次数多等优点,在铝合金模板开发之前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但是钢质模板比较笨重,不利于现场施工,造价较高,易生锈。
当前,我国以组合式钢模板为主的格局已经打破,新型模板,尤其是铝模板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单块铝合金模板的重量依然有30公斤之多。此外,由于铝合金是中性金属,铝合金在碱性的混凝土环境下容易发生腐蚀,造成混凝土表面坑洼、麻面。
镁合金的密度只有铝合金的三分之二,镁合金由于质轻的优点,如果将镁合金用于建筑模板将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利用镁合金制作建筑模板又面临以下问题:
镁合金的热挤压技术水平脱胎于铝合金热挤压技术,发展时间很短,无论是挤压生产线还是挤压工艺水平都相对较低,在加工较大规格的型材时力不从心,精度很低,成品率几乎不足30%,且挤压后不能通过热处理手段来提高强度。建筑行业又要求镁合金模板必须具备宽幅大、精度高这些特性。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以制作镁合金建筑模板。
综上所述,无论是材料特性、结构特性,还是从加工工艺角度讲,使用镁合金制作建筑模板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基于上述技术难点的问题,目前并未发现镁合金建筑模板的技术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镁合金模板型材及其制备方法,该镁合金质轻、强度高、精度高以及成本低,改进后的镁合金模板型材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镁合金型材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镁合金模板型材,按照重量份数比,包括4.5%-5.5%的Zn、0.5%-1.5%的Mn以及余量的Mg。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按照重量份数比,还包括不大于0.3%的杂质元素。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按照重量份数比,所述杂质元素包括小于0.1%的Si、小于0.005%的Fe、小于0.05%的Cu、0.005%的Ni、0.01%的Be。
一种镁合金模板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比,选取4.5%-5.5%的Zn、0.5%-1.5%的Mn以及余量的Mg,铸造成镁合金铸锭;
(2)将镁合金铸锭在380-420℃进行高温均匀化处理,加热5-12小时,然后移植至大气中继续冷却至室温;
(3)将镁合金铸锭按要求长度切割成挤压锭坯,送入感应炉快速加热后进行挤压,挤压过程中挤压锭坯预热温度为340-360℃,挤压筒温度为300-320℃,模具温度为300-320℃,挤压杆速度为每秒30-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义镁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金镁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义镁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金镁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