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的制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6330.5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再 |
主分类号: | F02D13/04 | 分类号: | F02D13/04;F02D9/06;F02D9/10;F02D11/08;F02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控阀 换挡气缸 连通 电磁换向阀 手动换向阀 无杆腔 制动 换挡操作阀 液位开关 自动排气 气控口 蝶阀 气缸 电源 进气口 车辆排气 排气蝶阀 水管组件 制动装置 高速挡 活塞杆 下坡 串接 大坡 阀杆 杆腔 气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制动方法,其下坡自动排气制动装置包括手动换向阀、换挡气缸、换挡操作阀、蝶阀气缸、排气蝶阀、气包、第一气控阀、电磁换向阀、第二气控阀、水管组件、液位开关和电源,电磁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分别与第一气控阀的气控口K口、第二气控阀的气控口K口和蝶阀气缸的无杆腔连通,液位开关串接在电磁换向阀与电源之间,第一气控阀的执行口A口与手动换向阀的进气口P口连通,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和执行口B口分别与换挡气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换挡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与换挡操作阀的阀杆固定连接;第二气控阀的执行口A口与换挡气缸的无杆腔连通。车辆下大坡时可自动排气制动且车辆排气制动时可自动挂高速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制动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在下大坡或下山行驶中时,需要频繁地刹车,这样有可能造成制动器温度升高而降低制动效能,加剧了制动器的磨损消耗。通过排气制动的应用,可以减少车辆行车制动系统的工作频率,从而减少行车制动系材料的磨损消耗,现有的车辆很多都设置了排气制动功能,它是车辆制动系统的必要补充,排气制动一般以手动开关起动,在下大坡或下山行驶中,变速器选用高速档位,可以防止排气制动时发动机转速过高出现发动机损坏的故障。使用排气制动时,不能挂空档,否则排气制动无效,还会出现行车事故。另外当进行排气制动时一般需将车辆熄火。中国专利文献CN106089453A(申请号201610611056X)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排气制动熄火系统,可以实现车辆在空挡时不能进行排气制动,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并且还可以实现排气制动时车辆可以自动熄火,但是上述车辆的排气制动熄火系统的排气制动还需通过手动操作排气蝶阀开关,即排气制动并不能自动进行,而且上述车辆的排气制动熄火系统只能实现空挡时不能进行排气制动,这时仍需先将车辆先挂在高速挡,然后通过手动操作排气蝶阀开关才能进行排气制动,因此操作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下大坡时可以自动进行排气制动且车辆排气制动时可以自动挂高速挡的车辆的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的工作方法,该车辆包括下坡自动排气制动装置, 下坡自动排气制动装置包括手动换向阀、换挡气缸、换挡操作阀、蝶阀气缸、排气蝶阀和气包,还包括第一气控阀、电磁换向阀、第二气控阀、水管组件、液位开关和电源;所述水管组件包括横管和纵管,所述纵管位于横管的一端且纵管固定连接在横管的顶壁处,横管的内腔与纵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P口与气包连通,电磁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分别与第一气控阀的气控口K口、第二气控阀的气控口K口和蝶阀气缸的无杆腔连通,电磁换向阀的出气口T口与大气相通,电磁换向阀的接线端K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液位开关安装在水管组件的纵管上且串接在电磁换向阀与电源之间的连接电路中,液位开关的探测元件插入纵管中;当液位开关处的水位高于设定值时,液位开关接通,电磁换向阀的接线端K得电;所述蝶阀气缸的第二缸体铰接在车辆的机架上,蝶阀气缸的第二活塞杆与排气蝶阀的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控阀的进气口P口与气包连通,第一气控阀的执行口A口与手动换向阀的进气口P口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和执行口B口分别与换挡气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手动换向阀的出气口T口与大气相通;所述换挡气缸的第一缸体铰接在车辆的机架上,换挡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与换挡操作阀的阀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控阀的进气口P口与气包连通,第二气控阀的执行口A口与换挡气缸的无杆腔连通。
还包括第三气控阀和熄火气缸;所述第三气控阀的进气口P口与气包连通,第三气控阀的执行口A口与熄火气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三气控阀的控制口K口与电磁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连通;所述熄火气缸的第三活塞杆与柴油机的熄火开关固定连接,熄火气缸的第三缸体铰接在车辆的车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再,未经吴小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