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风险优先数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6162.X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5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真;陈继泽;任羿;冯强;王自力;孙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F17/1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模式 修正 关联算法 细化 发生概率 严酷度 排故 相乘 产品系统 定位故障 故障部位 优先处理 成品件 检测 优化 取出 关联 节约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风险优先数计算方法,步骤如下:一、通过细化评分问题,使用灰色关联算法计算各小问题的方式计算修正后的故障模式被检测难度等级(DDR)分数;二、通过细化评分问题,使用灰色关联算法获得修正后的故障模式发生概率等级(OPR)评分;三、通过细化评分问题,使用灰色关联算法获得修正后的故障模式严酷度等级(ESR)评分;四、将通过步骤一到步骤三得到的修正后的故障模式被检测难度等级(DDR)、故障模式发生概率等级(OPR)和故障模式严酷度等级(ESR)评分三数相乘,获得修正后的故障模式风险优先数。本发明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计算出优化后的产品系统故障模式风险优先数,便于在FMECA分析中选取出需优先处理的故障模式,在准确的定位故障成品件和故障部位后,得到排故的优化方案,节约排故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风险优先数计算方法,它是一种在对产品系统进行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时,通过将故障模式严酷度等级(ESR)、故障模式发生概率等级(OPR)和故障模式被检测难度等级(DDR)每个评分都整理出更细致准确的多个小问题由多位专家进行打分,再使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各小问题之间的关联权重,考虑到问题关联权重和专家评分权重后整合得出修正后的三个等级评估分数,再相乘获得修正后的故障模式风险优先数的方法。该方法属于可靠性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ism Analysis,FMECA),是用于发现问题的一种系统化的技术方法,在一定的基础数据和规则的支持下,识别、分析并判断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及其表现形式(即故障模式),在逐一分析每个故障模式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之后,根据故障的发生概率、检测度和严重程度计算出故障模式的风险优先数(RPN),根据风险优先数确定系统易出故障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分,并对系统的相关部分提出维修、改进和控制的建议及措施。
经调研,目前常见风险优先数计算方法是请专家对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检测度和严重程度打分,均取1-10分,最终三个评分相乘得到风险优先数。该方法较为便捷,在处理评分差异较大的故障模式时有较好的分辨力。然而,面对故障模式发生概率、检测度和严重程度较为相似,或有一项评分与其他两项评分差距较大时,该方法分辨力较差。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细化评分准则,计算各小分权重,协同专家评分权重等措施,采用灰色关联方法计算出修正后的风险优先数。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显著提升风险优先数对于不同故障模式的分辨准确性,便于在FMECA分析中选取出需优先处理的故障模式,在准确的定位故障成品件和故障部位后,得到排故的优化方案,节约排故时间。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针对于当前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中的风险优先数计算分数范围过大导致评分波动性强,评分规范并不够具体细致导致评分不准确以及专家分数出现分歧时难以协调这一现状,本发明可以通过细化评分准则,使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各小分权重,协同专家评分权重的方法得到更加准确地风险优先数。通过该方法,可以在FMECA分析中选取出需优先处理的故障模式,在准确的定位故障成品件和故障部位后,得到排故的优化方案,节约排故时间。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风险优先数计算方法,即首先将故障模式被检测难度等级(DDR)、故障模式发生概率等级(OPR)和故障模式严酷度等级(ESR)这三项评估每个都细化成多个小问题,请多位专家为产品的各个故障模式依据各小问题评分,评分后使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出各小问题权重,再给每专家评分授以权重,加权计算得到这三项评估各自修正后的评分,再相乘获得修正后的风险优先数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分为四个步骤:
步骤一,通过细化评分问题,使用灰色关联算法计算各小问题的方式计算修正后的故障模式被检测难度等级(DDR)分数。它包含9个子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