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LBP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3231.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9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严灵毓;盛梦涵;王春枝;李敏;姚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lbp 卷积 神经网络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CLBP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CLBP算法提取纹理特征,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所有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预处理,使图像大小统一为N*N;
步骤2,将处理好的图像输入CLBP算法中进行纹理特征提取;
步骤3,将提取的训练样本CLBP特征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训练,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卷积层C1、池化层S2、卷积层C3、池化层S4、卷积层C5、池化层S5、全连接层FC7、全连接层FC8以及分类层Softmax;
步骤4,将测试样本的CLBP特征值输入到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中,通过Softmax进行分类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LBP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CLBP算法特征提取的具体步骤如下:
CLBP具有3个描述子:中心描述子CLBP_C、符号描述子CLBP_S和大小描述子CLBP_M,局部差分符号数值变换如下所示:
dp=sp×mp
mp=|dp|,
其中,dp是图像中邻域像素和中心像素的差值,sp是dp的符号,mp是dp的大小,描述子CLBP_S和原始的LBP编码是一致的,只是将编码值“0”变成了“-1”,其余的两个描述子CLBP_M、CLBP_C计算方法分别为:
CLBP_CP,R=t(gc,cI),
其中c是自适应阈值,这里c的值被设定为mp的均值,gc表示中心像素灰度值,cI表示整幅图像灰度的平均值,即通过比较中心像素与全图平均像素值的大小来进行二进制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LBP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卷积层C1包括20个卷积核,卷积核大小为30*30;卷积层C3包括20个卷积核,卷积核大小为7*7;卷积层C5包括20个卷积核,卷积核大小为4*4,池化层S2采用28*28最大池化,池化层S4采用7*7最大池化,池化层S6采用2*2最大池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CLBP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实现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1,将提取到的CLBP纹理特征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
步骤3.2,输入提取的CLBP特征值后,首先进行卷积计算,卷积层C1通过20个卷积核最终得到20个特征图谱f1,卷积核大小为30*30;C3通过40个卷积核得到40个特征图谱f3,卷积核大小为7*7;C5通过60个卷积核得到60个特征图谱f5,卷积核大小为4*4,卷积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
式中,M为卷积神经网络的层数,p为i的最大值;q为j的最大值;表示第j层的输出,其中j的最大层q为M层;表示第i层的特征图谱,其中i的最大层p为M-1层;为连接i,j层的卷积核,最大连接到M层,为j层的偏置,其中j的最大层q为M层;f(·)为激活函数,激活函数选择为ReLU函数;
步骤3.3,将卷积层得到的特征图谱输入到下一层的池化层,进行最大池化采样,计算公式如下,
y(l)=down(y(l-1))
式中,down为采样函数,y(l)表示在第l层池化层上得到的采样值,在2*2的范围内采样出最大的元素;
步骤3.4,经过池化层S2,S4,S6后得到特征值f2,f4,f6,将它们与CLBP特征进行级联融合,最终得到人脸特征f融合,将f融合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中;
步骤3.5,通过softmax分类器计算概率,根据概率值估计输出分类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32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