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源下油气柱高度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2116.2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周立宏;金凤鸣;付立新;楼达;李宏军;赵勇刚;崔宇;李会慎;张津宁;杨子玉;段润梅;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002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高度 计算方法 | ||
1.一种源下油气柱高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取烃源岩声波时差数据,通过研究区测井资料,提取泥岩正常压力段声波时差数据,以声波时差为横坐标,以深度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将数据点投至所建立的坐标系中,并将烃源岩段声波时差数据也投入所建立的坐标系中,分析烃源岩段声波时差曲线变化规律;
步骤2、计算源下油气藏受力,油气聚集于烃源岩之下后,其油气柱高度受到多种作用力影响,分别对所受的各种作用力进行计算;
步骤3、计算源下油气柱高度,根据计算所得源下油气藏受各作用力均衡时,计算得到油气柱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源下油气柱高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烃源岩深度区间段中,声波时差开始随深度增加而变大,并具有三种演化趋势:
①到达峰值后,声波时差逐渐减小;
②到达峰值后,声波时差没有明显变化;
③声波时差持续增大;
其中,①具备烃源岩下部油气聚集的条件,②③不具备源下聚集成藏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源下油气柱高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源下油气藏受到的作用力包括:
(1)、烃源岩底部超压,起到封盖油气藏的作用,超压越大,油气柱高度越大。
提取研究区多口单井泥岩正常压力段的声波时差值,建立声波时差与深度的拟合公式:
Δt=e(aH+b)
其中,Δt为泥岩正常压力下的声波时差值,μs/m;H为深度,m;a、b为拟合公式常数。
P=ρ地层gH-(ρ地层gH–ρ水gH)(Δt/Δt’)x
其中,P为烃源岩底部超压,MPa;ρ地层为地层密度,我国东部地区地层密度约为1.75g/cm3;ρ水为水的密度,1.0g/cm3;g为重力加速度,9.8m/s2;H为深度,取烃源岩底部深度h,m;Δt为H取烃源岩底部深度h时,计算得到的泥岩正常压力下的声波时差值,μs/m;Δt’为烃源岩底部实测声波时差值,μs/m;x为伊顿系数,取0.5;
(2)、浮力,为油气藏底部的地层水浮力,浮力越大,油气柱高度越小,
F=ρ水g(h+h’)
其中,F为浮力,N;ρ水为水的密度,1g/cm3;g为重力加速度,9.8m/s2;h为烃源岩底部深度,即油气藏顶部深度,m;h’为油气柱高度,m;
(3)、源下储层毛细管力,可用压汞分析测试中的中值压力P50表征,毛细管力越大,油气柱高度越小。
基于研究区储层压汞分析测试,建立中值压力P50排与深度的拟合关系式:
P50=cedH
其中,P50中值压力,等同毛细管力,MPa;H为深度,m;c、d为拟合公式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源下油气柱高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当源下油气藏受力均衡时,各作用力存在以下数据关系:
P=F+P50
即:
ρ地层gh-(ρ地层gh–ρ水gh)[e(ah+b)/Δt’]x=ρ水g(h+h’)+cedh
可得到源下油气柱高度:
h’={(ρ地层–ρ水)gh-(ρ地层gh–ρ水gh)[e(ah+b)/Δt’]x-cedh}/ρ水g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21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