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装置和排气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3075.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佐久间哲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装置 排气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更好地提高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催化剂装置的HC净化性能。在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中被照射微波的催化剂装置的催化剂层中,微波吸收体分布于规定部分中。而且,催化剂层的规定部分中的第1催化剂物质的含有比例高于该催化剂层的该规定部分以外的部分中的该第1催化剂物质的含有比例,所述第1催化剂物质是两种催化剂物质之中HC净化性能高的催化剂物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催化剂装置、以及内燃机的排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涉及催化剂转换器的技术,所述催化剂转换器具有小容量的催化剂、和配置于该小容量的催化剂的下游侧的大容量的催化剂。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小容量的催化剂通过在陶瓷制的基材上涂布催化剂涂布材料而形成,所述催化剂涂布材料含有由贵金属构成的催化剂物质以及微波吸收体。而且,利用设置于催化剂转换器的微波振荡器对小容量的催化剂照射微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229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已知除了催化剂物质以外还包含微波吸收体而构成的催化剂装置。若对包含微波吸收体而构成的催化剂装置照射微波,则该微波吸收体吸收该微波而发热。由此,促进催化剂装置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谋求该催化剂装置中所含的催化剂物质的早期活化。而且,在内燃机中,通过使设置于排气通路的催化剂装置中的催化剂物质早期地活化,能够改善排气排放。但是,关于催化剂装置的HC(烃)净化性能,要求进一步的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更好地提高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催化剂装置的HC净化性能。
本发明的第1方式涉及的催化剂装置,是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催化剂装置,且是在上述排气通路中被照射微波的催化剂装置,该催化剂装置具有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层包含HC净化性能不同的至少两种催化剂物质、和通过吸收微波而发热的微波吸收体而构成,上述微波吸收体分布于上述催化剂层的规定部分中,并且,上述催化剂层的上述规定部分中的第1催化剂物质的含有比例高于上述催化剂层的上述规定部分以外的部分中的该第1催化剂物质的含有比例,所述第1催化剂物质是上述两种催化剂物质之中HC净化性能高的催化剂物质。
本发明涉及的催化剂装置,是作为排气净化装置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装置。催化剂装置具有催化剂层。催化剂层包含HC净化性能不同的至少两种催化剂物质而构成。催化剂物质均为贵金属。在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催化剂装置中,若催化剂层中所含的催化剂物质活化,则通过该催化剂物质净化排气。在此,两种催化剂物质可以是一方比另一方的HC净化性能高、且另一方比一方的NOx净化性能高的物质。
另外,催化剂层,除了催化剂物质外还含有微波吸收体而构成。微波吸收体是微波的吸收性能比催化剂层中所含的催化剂物质高的物质。对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催化剂装置照射微波。微波吸收体具有通过吸收对催化剂装置照射的微波而发热的性质。而且,在本发明中,微波吸收体分布于催化剂装置的催化剂层的规定部分。也就是说,微波吸收体在催化剂装置的催化剂层中并不是一样地分布,而是部分性地分布。
另外,在催化剂装置的催化剂层中,HC净化性能不同的至少两种催化剂物质也并不一样地分布。在此,将两种催化剂物质之中HC净化性能高的催化剂物质作为第1催化剂物质。而且,在催化剂层中,分布有微波吸收体的规定部分中的第1催化剂物质的含有比例,高于该规定部分以外的部分(未分布有微波吸收体的部分)中的第1催化剂物质的含有比例。在此,所谓第1催化剂物质的含有比例是指催化剂层的某个部分中第1催化剂物质的量相对于全部的催化剂物质的量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3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成形机的开模合模控制方法及注射成形机
- 下一篇:交互式机器学习模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