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鱼c型溶菌酶亚型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018542.0 申请日: 2019-10-24
公开(公告)号: CN110684788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7
发明(设计)人: 陈廷;饶颖竹;陈蓉 申请(专利权)人: 岭南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5/56 分类号: C12N15/56;C12N9/36;C12N15/11;A61K38/47;A61P31/04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刘瑶云;陈伟斌
地址: 524048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金鱼 型溶菌酶亚型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鱼c型溶菌酶两个亚型及其所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首次从金鱼肾脏组织中克隆到了一种包含两个亚型的c型溶菌酶(gfLyz‑C1、gfLyz‑C2),两个亚型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NO.2所示,其编码的c型溶菌酶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5和SEQ NO.6所示。本发明发现通过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获得的gfLyz‑C1、gfLyz‑C2两个重组蛋白,均对水产动物常见的几种病原细菌表现出抑菌作用和溶菌活性,尤其是当两个溶菌酶亚型蛋白联合使用时,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溶解作用会呈现显著的叠加效应,在淡水水产养殖中具有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两个亚型的金鱼c型溶菌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金鱼(Carassius auratus)又称金鲫鱼,属于鲤形目、鲤科,是一种由野生鲫鱼驯化出来的观赏鱼。金鱼发源于中国,是世界上著名三大观赏鱼之一。当前,金鱼养殖业的发展迅速,全国除西藏外,所有省市都有金鱼的生产养殖,其中以北京、苏州、福州、广州为主要的养殖地区。中国的金鱼种质资源丰富,包括46个品系,315个品种,其中70%尚属未开发基础品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但是,目前金鱼的养殖产业存在育种技术水平低、病害防治技术落后、专用饲料和功能饲料的缺失等问题,对金鱼的养殖发展带来很大障碍。与其他常见的食用性鱼相比,有关观赏鱼类的养殖中面临的问题,尤其是频繁爆发的细菌病问题,相关研究是比较缺乏的。其中,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又称迟缓爱德华氏菌或缓慢爱德华氏菌,是严重危害水产动物的致病菌,可感染二十多种常见经济鱼类,如鳗鲡,牙鲆,罗非鱼,鲤鱼,金鱼等,给水产养殖造成了巨大损失。金鱼的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水温15℃以上,疾病发生高峰多出现在水温25~30℃,主要通过接触带有迟缓爱德华菌的病鱼而受到感染。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动物中的溶菌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c型(chicken型)、g型(goose型)和i型(invertebrate型)溶菌酶,其中脊椎动物具有c型和g型两溶菌酶基因。对鱼类溶菌酶的溶菌、抗菌功能展开研究,可以了解鱼类的先天免疫防御机制,也可以作为新型抗菌肽产品的制备的基础,在鱼类非抗生素类免疫防御产品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针对鱼类溶菌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菱鲆、罗非鱼、石斑鱼等鱼类,例如:中国专利CN201210452265.6公开了一种大菱鲆C型溶菌酶及其构建和应用;中国专利CN201410185795.8公开了一种转溶菌酶基因罗非鱼的制备方法;禹绍国等公开了奥利亚罗非鱼3种C型溶菌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研究(禹绍国,叶星,张莉莉,等.奥利亚罗非鱼3种C型溶菌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18(1):66-74.);秦启伟等公开了石斑鱼两种溶菌酶基因的克隆研究(石斑鱼两种溶菌酶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功能研究[C]//“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2014.)。目前还未见有关于金鱼溶菌酶的相关研究报道,研究金鱼溶菌酶将为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金鱼c型溶菌酶亚型的编码基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金鱼c型溶菌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金鱼c型溶菌酶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金鱼c型溶菌酶亚型的编码基因gfLyz-C1和/或gfLyz-C2,gfLyz-C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3所示;gfLyz-C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4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师范学院,未经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