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快速选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84421.5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8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刘滔;陈绍忠;何述;余兰;李懿山;彭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菲菲 |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零序电压 三相电压 出线断路器 线路接地 小电流接地系统 接地故障 保护装置 馈线保护装置 合闸 快速选线 逻辑运算 时间滞后 选线装置 延时出口 正整数 分闸 拉线 选线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快速选线方法,采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对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进行逻辑运算以判断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是否异常;如果异常启动第一条线路接地保护拉路,控制出线断路器分闸,判断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是否异常,如果异常且第一条线路出线断路器在分位,则控制第一条线路出线断路器合闸,启动第n条线路接地保护拉路,过程和第一条线路接地保护执行动作相同,只是设置的延时出口时间滞后于前一条线路;其中n为正整数且2≤n≤N。本发明在馈线保护装置不改变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扩展接地故障时保护装置整组快速拉线选线功能;该方法无需额外的选线装置,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接地故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快速选线方法。
背景技术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高阻接地方式的电力系统,国内大部分66kV及以下电网都采用这种接地方式。它的主要缺点是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无法迅速确认问题出在哪一条线路上。由于这种故障引起的相电压升高对系统的绝缘性能构成很大威胁,必须迅速查出故障线路并加以排除。
按调度规程要求:当不接地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情况下,系统带一点接地的运行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中,当发现有接地故障时,当一相完全接地时,接地相电压为零,其他两相将升为线电压。当不完全接地时,接地相的电压降低,而其他相电压增高。如持续性接地,电压指示值不变;如间歇性接地,电压指示时增、时减、有时正常。当发现有接地故障时,就在接地故障运行时迅速寻找故障点并排除。如果故障不能即时切除,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绝缘薄弱处击穿而扩大事故,快速准确的找出接地故障线路十分重要。
现有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1、人工拉路法,即通过人工经验判断可能发生接地故障的线路,人为断开;该方法会断开不是接地的线路,分析判断时间长。不但对故障线路的判断、巡查和恢复供电造成影响,若处理不及时,还可能造成人畜发生触电的危险,同时极大增加了调度值班人员的工作量,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和优质服务。
2、装置选线法,在无人值班变电站实现小接地选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保护装置本身具有选线功能,另一种是集中安装的小接地选线装置。该方法主要利用装置本身的选线功能实现,然而利用保护装置本身具有选线功能的方法进行小接地选线不准确,不能如实反映真实的接地线路;而集中选线技术需要增加集中式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成本高。
3、主站选线法和故障指示器法,上述技术还不成熟,实现难度大,在当前配电自动化发展阶段还不具备推广应用的能力,且选线不够准确,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快速选线方法,该方法在馈线保护装置不改变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扩展接地故障时保护装置整组快速拉线选线功能;该方法无需额外的选线装置,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快速选线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
步骤S2,对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进行逻辑运算以判断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是否异常;
步骤S3,如果异常启动第一条线路接地保护拉路,控制出线断路器分闸,执行步骤S4;否则,流程结束;
步骤S4,执行步骤S2判断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是否异常,如果异常且第一条线路出线断路器在分位,则控制第一条线路出线断路器合闸,执行步骤S5;否则,流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4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