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糖足生脉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6806.7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9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伟;虎俊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志伟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36/896;A61K9/06;A61K47/06;A61P3/10;A61P9/14;A61P17/02;A61P29/00;A61K31/045;A61K35/36;A61K35/62;A61K35/64;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贠天娥 |
地址: | 7502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糖足生脉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膏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方糖足生脉膏及其制备方法。糖尿病创面修复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新生减少,炎症消退延迟、基质沉积减少等,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方糖足生脉膏,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柏20~100份,白芷10~30份,当归4~20份,赤芍7~23份,乳香7~23份,三七17~33份,冰片2~20份,血竭10~28份,蜈蚣7~23份,穿山甲1~6份,五倍子7~23份,大黄12~28份,乌梅14~46份,地龙14~46份,生甘草2~20份,水蛭4~20份,生黄芪28~100份。可促进创面炎症消散,减少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基质沉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膏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方糖足生脉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现今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18岁及以上的成人中,据统计:糖尿病前期人群达50.1%。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的患病率已达11.6%,大约为1.139亿人,占全球总糖尿病患者的三分之一。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超过1.8亿。糖尿病及相伴而来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给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糖尿病患者伤口修复能力受损导致创面愈合延迟,引起慢性溃疡、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可造成截肢。据估测,15~25%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可能发生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引起一系列血管和神经并发症,血供和神经营养不良的皮肤较正常皮肤更易受到损伤。而且长期高血糖等引发多元醇代谢通路、己糖胺通路、二酯酰甘油-蛋白激酶C途径(DAG-PKC途径)和非酶促糖基化反应等异常代谢途径的激活,导致细胞内环境紊乱,损伤创面修复细胞的功能。最终导致糖尿病创面无法通过正常有序的修复过程达到及时愈合,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
糖尿病创面修复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新生减少,炎症消退延迟、基质沉积减少等,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糖尿病创面修复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新生减少,炎症消退延迟、基质沉积减少等,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的问题。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方糖足生脉膏,所述复方糖足生脉膏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柏20~100份,白芷10~30份,当归4~20份,赤芍7~23份,乳香7~23份,三七17~33份,冰片2~20份,血竭10~28份,蜈蚣7~23份,穿山甲1~6份,五倍子7~23份,大黄12~28份,乌梅14~46份,地龙14~46份,生甘草2~20份,水蛭4~20份,生黄芪28~100份。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复方糖足生脉膏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黄柏40~80份,白芷15~25份,当归8~18份,赤芍10~20份,乳香10~20份,三七22~30份,冰片5~18份,血竭15~25份,蜈蚣10~20份,穿山甲2~4份,五倍子10~20份,大黄15~25份,乌梅18~40份,地龙18~40份,生甘草6~15份,水蛭8~18份,生黄芪40~80份。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复方糖足生脉膏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黄柏60份,白芷18份,当归12份,赤芍15份,乳香15份,三七25份,冰片10份,血竭18份,蜈蚣15份,穿山甲3份,五倍子15份,大黄20份,乌梅30份,地龙30份,生甘草10份,水蛭12份,生黄芪60份。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复方糖足生脉膏使用时覆盖厚度为5mm。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复方糖足生脉膏的制备方法,所述复方糖足生脉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取所述原料,加入蒸馏水,调制均匀后形成中药颗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志伟,未经马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草液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纯中药散偏汤颗粒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