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生物活性的紫花苜蓿茎叶多糖及其硒化改性多糖的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1423.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0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贵;徐双双;高品一;李丹琦;张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23L33/125;A23L33/16;A61P2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生物 活性 紫花苜蓿 多糖 及其 改性 制备 | ||
具有生物活性的紫花苜蓿茎叶多糖及其硒化改性多糖的制备,涉及一种天然药物改性多糖的制备,首先从干燥的紫花苜蓿干草中得到水提浸膏,去蛋白,去色素后,经过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用去离子水和一系列梯度的NaCl溶液洗脱,收集得到3个新的紫花苜蓿多糖组分APS1﹑APS2和APS3,它们的分子量范围为8~20 KDa。对其中量大的APS2和APS3进行硒化修饰后得到新的硒化多糖Se‑APS2和Se‑APS3,它们的分子量范围为6~12 KDa。其中Se‑APS3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与APS2,APS3相比,硒化后得到的硒多糖具有明显的神经细胞保护活性。以上研究内容为多糖及其硒化产物的活性分析和抗衰老功能食品及阿尔茨海默等疾病的药品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药物改性多糖的制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紫花苜蓿茎叶多糖及其硒化改性多糖的制备。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
苜蓿多糖是一种从苜蓿的茎和叶中提取得到的天然多糖,已经被证明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保肝脏、抗炎的作用,还能提高生产畜产品的能力,而且对机体的不良反应非常小。因此,深度开发紫花苜蓿中多糖资源,并深入研究其药理活性和结构,对于紫花苜蓿的深加工及其在食品、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研究表明,对植物多糖进行硒化修饰后,会提高其生物活性或者增加新的活性,本研究采用硝酸-亚硒酸钠法对分离得到的苜蓿多糖进行硒化修饰,并对多糖硒化前后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茎叶多糖及其硒化改性多糖均有抗氧化活性,进一步对其神经细胞保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硒化后的多糖具有一定的神经细胞保护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紫花苜蓿茎叶多糖及其硒化改性多糖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多糖化和硒化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而且硒多糖在天然多糖的基础上增加了神经细胞保护活性。为多糖的结构修饰,多糖的活性分析以及多糖抗衰老功能食品,神经细胞保护疾病有关的药物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具有生物活性的紫花苜蓿茎叶多糖及其硒化改性多糖的制备,其制备过程包括取干燥的紫花苜蓿茎叶,依次用石油醚,乙醇回流提取去除脂和小分子后,加入蒸馏水加热回流2~6次,过滤,合并滤液,去蛋白,去色素后得到紫花苜蓿粗多糖;将得到的粗多糖经过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依次用蒸馏水﹑0.1~0.5 mol/L的NaCl溶液进行洗脱,用凝胶纯化后得到3个新的紫花苜蓿多糖APS1﹑APS2﹑APS3;
将上述得到的两个产量较大的多糖APS2和APS3用硝酸-亚硒酸钠(NA-SS)法进行硒化修饰得到2个新的硒多糖Se-APS2和Se-APS3。
所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紫花苜蓿茎叶多糖及其硒化改性多糖的制备,所述3个新的紫花苜蓿多糖,其结构片段分别为:APS1:2-O-acetyl-β-D-Manp-(1→3)-α-L-Araf-1(1→4)- α-L-Rhap-(1→,→3)- α-L-Rhap-(1→4)- α-L-Rhap-(1→;APS2:→3)-α-L-Rhap-(1→4)-α-L-Rhap-(1→,→3)-α-D-Galp-(1→4)-α-D-Galp-(1→,β-D-Manp-(1→2)-O-acetyl-β-D-Manp-(1→,β-D-Manp-(1→3)-α-L-Rhap-(1→;APS3:→3)-β-D-Fruf-(1→2)-α-D-Galp-(1→,α-D-Galp-(1→2)- α-L-Rhap-(1→,→3)-α-L-Araf-(1→3)- α-L-Rhap-(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