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移爬行器防倾覆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9828.0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包海明;林冰;陈晓东;丛峻;史一剑;孙喜亮;杨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移 爬行 倾覆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移爬行器防倾覆体系及其施工方法,防倾覆体系包含连接于拱形结构柱脚的滑靴、连接于滑靴下部的轨道、连接于滑靴侧面与轨道间的液压爬行器、连接于同侧相邻两榀拱形结构立柱间的联系杆、以及连接于联系杆和液压爬行器间的防倾覆装置;防倾覆装置包含连接于联系杆上的移动轨道、连接于移动轨道上的防倾覆机构以及连接在防倾覆机构上的手拉葫芦。本发明通过防倾覆装置的设置,利于滑移过程中对液压爬行器进行防倾覆的保护,通过滑靴底部与向内倾斜的轨道的针对化设计,利于滑靴在拱形结构滑移的过程中的顺畅推进,通过联系杆的设置保证了拱形结构的一体性,利于整体拱形结构的稳步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拱形结构滑移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移爬行器防倾覆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拱形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桁架的体型大,占用的施工场地多,当施工空间较小和起重机不便吊运时,常会采用滑移施工。在拱形结构滑移过程中,为了避免钢拱形结构下部的滑靴横向位移过大而偏离中心,滑移轨道会采取向内侧倾斜安装的方式,由此会造成滑移爬行器在工作过程中有倾覆可能,甚至将轨道拔起,将轨道破坏,不利于施工安全。此外,在往常的滑移施工中,对于爬行器与轨道的连接也未做针对性设计,不利于在滑移过程中拱形结构的平顺推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移爬行器防倾覆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拱形结构在滑移施工中液压爬行器的防倾覆、滑靴和滑移轨道的平顺连接、以及多榀桁架组合拼装滑移施工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移爬行器防倾覆体系,包含连接于拱形结构柱脚的滑靴、连接于滑靴下部的轨道、连接于滑靴侧面与轨道间的液压爬行器、连接于同侧相邻两榀拱形结构立柱间的联系杆、以及连接于联系杆和液压爬行器间的防倾覆装置;
所述防倾覆装置包含连接于联系杆上的移动轨道、连接于移动轨道上的防倾覆机构以及连接在防倾覆机构上的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下端与液压爬行器上的挂杆连接;
所述防倾覆机构包含两平行竖板和垂直连接与两平行竖板间的一组连接轴,一组连接轴包含连接于竖板上部并对应轨道滑动连接的连接轴和连接于竖板下部并与手拉葫芦连接的连接轴。
进一步的,所述滑移轨道通长设置在滑移导墙上,滑移导墙顶面倾斜设置,两滑移导墙倾斜面呈倒八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滑靴底板前端对应与滑移轨道连接处设置为圆角,滑靴底板下方垂直连接有两平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间距离适应卡接滑移轨道,限位板与滑移轨道接触侧前端设置有圆角,限位板与滑靴底板间连接有加劲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杆与滑移轨道平行设置,且联系杆两端部均连接于拱形结构上立柱的竖向中心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轨道包含移动轨道主体和连接于移动轨道主体两端部的挡板;所述挡板底部与联系杆连接,挡板中部对应连接移动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高度大于联系杆和滑移轨道高度之和,联系杆和滑移轨道均连接于竖板下部的连接轴和上部的连接轴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上部的连接轴两端连接有限位轮,两限位轮间距离适应移动轨道距离;竖板下部的连接轴对应挂接手拉葫芦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手拉葫芦的长度适应防倾覆机构至液压爬行器间距离,手拉葫芦下端通过挂钩与挂杆连接;所述挂杆可拆卸连接于液压爬行器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滑移爬行器防倾覆体系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拼装区设置拱形结构的拼装胎架,在待拼装拱形结构柱脚下方浇筑两平行的滑移导墙,在滑移导墙上支设滑动轨道;其中,滑移导墙顶面和滑移轨道均设置为斜向倒八字形,倾斜角度对应抵消拱形结构柱脚的水平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9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磁体组合物
- 下一篇:车辆感知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