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支付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9539.0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1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懿心;于航;印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34;G06Q20/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支付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的实施例揭示了一种移动支付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移动设备启用本地用于移动支付的模拟卡;获取与所述移动设备的支付风险等级相匹配的移动支付模式,所述移动支付模式与所述移动设备针对所述模拟卡的卡密钥的存储方式相对应;在所进行的移动支付过程中,根据所述移动支付模式对应的存储方式获取所述卡密钥,并根据所述卡密钥实现所述移动支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移动设备能够实现安全的移动支付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支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支付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是一种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在移动支付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为实现移动支付,需要在具备NFC功能的移动设备本地配设模拟卡,并通过模拟卡代替具有支付功能的实体卡进行支付。为保证支付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根据模拟卡的卡密钥动态计算消息认证码和交易验证码,以防止攻击者在支付过程中伪造交易消息和交易记录,因此模拟卡的卡密钥是高度保密的数据。
目前,为实现模拟卡的卡密钥的高度保密,需要将模拟卡的卡密钥存储在移动设备的嵌入式安全元件(Embedded SE,ESE)中,因此要求具有NFC功能的移动设备必须配置有嵌入式安全元件,对移动设备具有较高的硬件要求,无法满足部分移动的移动支付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安全的移动支付方案无法满足更多移动设备的需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支付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得具有NFC功能的移动设备都能够实现安全的移动支付功能。
其中,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支付控制方法,包括:移动设备启用本地用于移动支付的模拟卡;获取与所述移动设备的支付风险等级相匹配的移动支付模式,所述移动支付模式与所述移动设备针对所述模拟卡的卡密钥的存储方式相对应;在所进行的移动支付过程中,根据所述移动支付模式对应的存储方式获取所述卡密钥,并根据所述卡密钥实现所述移动支付。
一种移动支付控制装置,包括:模拟卡启用模块,用于控制移动设备启用本地用于移动支付的模拟卡;移动支付模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移动设备的支付风险等级相匹配的移动支付模式,所述移动支付模式与所述移动设备针对所述模拟卡的卡密钥的存储方式相对应;移动支付模块,用于在所进行的移动支付过程中,根据所述移动支付模式对应的存储方式获取所述卡密钥,并根据所述卡密钥实现所述移动支付。
一种移动支付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移动支付控制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移动支付控制方法。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移动设备在启用本地用于移动支付的模拟卡后,获取与移动设备的支付风险等级相匹配的移动支付模式,并在所进行的移动支付过程中根据移动支付模式对应的存储方式获取模拟卡的卡密钥,以及根据卡密钥实现移动支付。由于所获取的移动支付模式一方面与移动设备针对模拟卡的卡密钥的存储方式相对应,另一方面与移动设备的支付风险等级相匹配,因此模拟卡的卡密钥的存储方式可以根据移动设备的支付风险等级对模拟卡的卡密钥进行选择性的存储,而不限于仅存储在嵌入式安全元件中,从而降低了安全的移动支付方案对于移动设备的硬件要求,使得更多具有NFC功能的移动设备具有安全的移动支付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9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