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定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催化氧化重油脱硫、脱氮、脱金属及脱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1569.7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4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树祥;张凤岐;王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28 | 分类号: | B01J23/28;B01J27/19;B01J31/02;B01J31/34;B01J35/00;C10G27/12;C10G53/12;C10G5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沈菊 |
地址: | 30045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定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催化 氧化 重油 脱硫 脱氮 金属 脱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定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SiO2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硅烷化试剂,100℃回流48h,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得到改性的SiO2。(2)取一定质量的Mo的前驱体加入无水乙醇,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改性SiO2,80~100℃回流24h,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催化剂3次,得到锚定型催化剂。活性组分Mo元素通过有机基团锚定到SiO2表面,Mo元素分散好,同时增加了疏水性,反应极性产物不容易被吸附在SiO2表面,催化剂活性高、寿命长。该催化剂可以连续催化氧化重油中的硫化物、氮化物和金属螯合物反应,氧化后的重油经过碱洗,实现脱硫、脱氮、脱金属和脱酸。发明工艺简单、可以在条件温和下实现对重油高效改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重油改质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将非均相选择性氧化用于重油脱硫、脱氮、脱金属及脱酸的改质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内原油资源逐步趋于重质化、劣质化,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汽柴油质量标准的不断升级,重质原油高效加工利用已成为当今炼油工业面临的重大挑战。重质原油加工产品轻质化和清洁化、炼制过程清洁化和低碳化,提升原油转化效率,已成为炼油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随着原油日益劣质化,高金属、高残炭、高硫、高氮、高酸值、高黏度是重质原油的普遍特性。重质原油加氢加工成本越来越高,固定床、悬浮床和沸腾床等加氢技术,需在高温、高压和昂贵的设备和催化剂等苛刻条件下进行,加工成本高、工艺复杂,这些工艺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相对加氢技术,氧化脱硫技术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耗费氢气、不增加碳排放,设备投资较少,特别是对催化加氢难以脱除的稠环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脱硫效率高。
CN201810661570.3公开了一种用于重油氧化脱硫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向含硫重油中分散通入氧气或臭氧,加热至135-150℃发生氧化脱硫反应。对于每100mL含硫重油,通入氧气的速度是300~400mL/min,上述氧化脱硫反应在油浴反应器中进行。然而氧气和臭氧氧化反应的选择性差,会造成烃类物质氧化、聚合,影响油品质量。
CN201810352278.3公开了一种化学链循环部分氧化重油加工方法,用于生产汽油和柴油。重油进入部分氧化单元与载氧体进行部分氧化反应,得部分氧化产物和还原态载氧体,氧化条件为:反应温度400~600℃;还原态的载氧体与空气或水蒸气在再生单元中400~700℃下反应实现载氧体再生,再生后的载氧体与重油进行部分氧化反应。该工艺反应温度高、工艺复杂。
目前Mo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油品的氧化脱硫,一般Mo基催化剂制备采用浸渍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但这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Mo元素通常在载体表面分散程度较差,容易导致Mo物种的堆积。与此同时,由于催化剂是亲水性,极性的氧化产物(砜类物质)极易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降低了催化剂的有效活性位点,容易失活。
发明内容
针对负载型Mo基催化剂活性低,易失活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锚定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催化氧化重油脱硫、脱氮、脱金属及脱酸方法。该催化剂能在常压温和条件下,以H2O2、有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催化重油中的硫化物、氮化物和金属螯合物反应,氧化后的重油经过碱洗,可以实现脱硫、脱氮、脱金属和脱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定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SiO2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硅烷化试剂,100℃回流48h。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离心分离出固体,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100℃干燥12h,得到改性的Si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科技大学;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