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土类陶瓷制品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7304.1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陈子升;刘明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32;C04B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成 粘土 坯料 添加剂 高岭土 添加剂添加 重量百分比 传统陶瓷 三聚氰胺 三乙醇胺 陶瓷坯体 陶瓷制品 温度降低 膨润土 抗折 球磨 制备 尿素 脱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粘土类陶瓷制品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粘土100%、尿素8~10%(外加)、三乙醇胺4~8%(外加)、三聚氰胺1~5%(外加),经配料、球磨,静置、脱水后获得添加剂。将1~2wt%的该添加剂添加到烧成温度在1300℃的陶瓷坯体中,可以使坯料的烧成温度降低20℃以上,同时能够提高该坯料烧成后的抗折强度10%以上;本发明技术方案适用于所有以粘土(高岭土、膨润土)为原料的传统陶瓷,因此具有广阔的额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土类陶瓷制品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陶瓷的烧成温度通常在1200℃以上,如建筑卫生陶瓷的烧成温度≥1200℃、日用瓷的烧成温度在1250~1450℃之间。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是行业的夙愿。目前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行业内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复合材料作熔剂,以达到降低烧成温度的目的;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但烧后制品的强度不高,同时还有可能使陶瓷制品在烧成过程中产生变形。因此,采用复合熔剂来降低陶瓷烧成温度的方法在行业中一直未能推广。陶瓷材料烧成温度高不仅消耗能源、增加企业成本,而且与国家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政策相悖。既要降低陶瓷的烧成温度,同时又可以使陶瓷制品的强度得到提高是整个行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的粘土类陶瓷制品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土类陶瓷制品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粘土100%、尿素 8~10%(外加)、三乙醇胺 4~8%(外加)、三聚氰胺 1~5%(外加),经配料、球磨,静置、脱水后获得添加剂。
所述粘土是高岭土或膨润土。
所述球磨工序采用湿法球磨,其料球水的重量比例为1:1:1,球磨时间为15~30分钟。
所述静置工序的时间为24小时。
所述脱水工序后添加剂的含水率为10%。
上述粘土类陶瓷制品用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粘土、尿素、三乙醇胺、三聚氰胺按照配比进行混合、球磨、静置、脱水后制成添加剂;
第二步:配置粘土类陶瓷制品原料;
第三步:按重量百分比将1~2%的添加剂加入到粘土类陶瓷制品原料中一起进行球磨;
第四步:将球磨后陶瓷原料脱水,再经造粒、干压成型、烧制获得陶瓷制品。
所述第三步中球磨工序的料球水重量比例控制为1:2:0.5,球磨时间为15分钟,出磨后料浆过250目筛,筛余小于0.1%。
所述第四步中干压成型工序的压力为8MP,烧制工序的温度为1250℃、保温1小时。
所述第四步中获得陶瓷制品的抗折强度,为 125~132MPa,吸水率0.01~0.35%。
所述第二步中粘土类陶瓷制品原料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高岭土20~40%,膨润土1~10%,长石20~40%,石英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未经景德镇陶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7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催化炭陶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发泡陶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