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驾驶的智能行车影像记录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3280.2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5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元韩汽车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76 | 分类号: | H04N5/76;G07C5/08;G06K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陈家辉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驾驶 行车 影像 记录 系统 方法 | ||
1.用于智能驾驶的智能行车影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S100,采集车辆的行驶命令信息,所述行驶命令信息包括刹车信息、加速信息、减速信息、灯光信息和转向信息,由摄像模块根据行驶命令信息获取车辆的行车影像,在获取行车影像时检测摄像模块的偏移信息,所述偏移信息包括左偏、右偏和偏移量;
S200,建立道路行驶通道的位置坐标,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标注至位置坐标内,将标注了位置信息的位置坐标覆盖至行车影像上,将偏移量反向添加至行车影像上;
在车辆的挡泥板上开设安装槽,重力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槽内,重力传感器的受力面伸出安装槽的槽口,重力传感器的电源布线穿过挡泥板后电连接控制模块,以安装槽为圆心的周侧上卡接有多个压簧,压簧的自由端上焊接有受力板,受力板位于挡泥板能够接收到积水的位置上,当车辆行驶通过具有积水的凹陷地面时,车轮转动将地面积水带动起冲击到挡泥板上,积水的冲击力冲击受力板,让受力板向重力传感器施加压力,重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后向控制模块反馈压力信号,控制模块收到压力信号后获取车辆的速度值进行判断,当速度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计数模块计数得到计数值,控制模块对计数值进行比较,当计数值大于数量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提示模块提示维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驾驶的智能行车影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容S300,从行车影像上识别交通信号灯颜色,并根据交通信号灯颜色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将行驶速度标记至行车影像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驾驶的智能行车影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容S400,从行车影像中识别交通标志和/或交通标线,根据交通标志和/或交通标线获取行驶命令和行驶速度标记至行车影像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驾驶的智能行车影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行车影像过程中,检测空气的湿度值,当湿度值大于湿度阈值时,将摄像模块的保护组件打开,保护组件打开的同时进行打开照明组件进行灯光补充。
5.用于智能驾驶的智能行车影像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摄像模块、坐标模块、控制模块和合并模块;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行驶命令信息,所述行驶命令信息包括刹车信息、加速信息、减速信息、灯光信息和转向信息;
摄像模块用于拍摄车辆的行车影像;
坐标模块用于建立行驶通道的位置坐标;
控制模块获取行驶命令信息控制摄像模块拍摄车辆的行车影像,控制模块根据行驶命令获取车辆在位置坐标中的位置信息,控制模块将位置信息标注至位置坐标内,控制模块将标注了位置信息的位置坐标发送至合并模块;
合并模块用于将位置坐标合并至行车影像中;
还包括检偏模块和纠偏模块,所述检偏模块用于对摄像模块向道路两侧的偏移信息进行检测,所述偏移信息包括左偏、右偏和偏移量,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偏移信息并控制纠偏模块根据纠偏信息进行纠偏;
还包括重力传感器、计数模块和提示模块,在车辆的挡泥板上开设安装槽,重力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槽内,重力传感器的受力面伸出安装槽的槽口,重力传感器的电源布线穿过挡泥板后电连接控制模块,以安装槽为圆心的周侧上卡接有多个压簧,压簧的自由端上焊接有受力板,受力板位于挡泥板能够接收到积水的位置上,当车辆行驶通过具有积水的凹陷地面时,车轮转动将地面积水带动起冲击到挡泥板上,积水的冲击力冲击受力板,让受力板向重力传感器施加压力,重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后向控制模块反馈压力信号,控制模块收到压力信号后获取车辆的速度值进行判断,当速度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计数模块计数得到计数值,控制模块对计数值进行比较,当计数值大于数量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提示模块提示维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智能驾驶的智能行车影像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颜色识别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从行车影像上获取交通信号灯图像,所述控制模块控制颜色识别模块对交通信号灯图像上的交通信号灯颜色进行识别得到颜色信息,所述控制模块获取颜色信息并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标记至行车影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元韩汽车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元韩汽车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32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碰瓷行为现场预防装置
- 下一篇:行车记录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