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匀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42843.6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7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钟欣;黄泽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臻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8 | 分类号: | C09J7/28;C09J7/20;C09J7/40;C09D163/00;C09D5/33 |
| 代理公司: | 44441 广州云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肖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上甲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复合材料 隔热材料 隔热性能 金属基材 环氧树脂 二氧化钛粉体 红外辐射功能 固化剂助剂 碳化硅粉体 微胶囊粉体 红外反射 热可塑性 水性改性 重量份数 制备 | ||
1.一种匀隔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材、以及涂覆在金属基材一外表面上的隔热材料;
其中,所述隔热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水性改性环氧树脂70-80份、二氧化钛粉体10-20份、碳化硅粉体2-10份、热可塑性微胶囊粉体2-10份、固化剂助剂0.5-0.8份、有机硅着色剂0.5-1份和大分子醇类或低挥发性的烷烃类溶剂;所述烷烃类溶剂为制备原料的总重量份数的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隔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可塑性微胶囊粉体的粒径为10-2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隔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钛粉体为1-6um粒径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隔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化硅粉体为1-6um粒径的球形碳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匀隔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化剂助剂为芳香族二胺类固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匀隔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基材为铜箔或铝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匀隔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基材另一外表面上依次设置有丙烯酸胶粘合剂层和离型膜。
8.一种匀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原料:将水性改性环氧树脂70-80份、固化剂助剂0.5-0.8份、有机硅着色剂0.5-1份投入双行星分散搅拌设备的物料桶中高速分散混合至均匀,得到物料A;
(2)将粒径在10-20um的热可塑性微胶囊粉体2-10份投入步骤(1)的物料A中,搅拌至均匀无颗粒状态,得到物料B;
(3)将粒径在1-6um的二氧化钛粉体10-20份投入步骤(2)的物料B中,搅拌至均匀无颗粒状态得到物料C;
(4)将粒径在1-6um的碳化硅粉体2-10份投入步骤(3)的物料C中,搅拌至均匀无颗粒状态;随后再次搅拌20分钟得到物料D;
(5)将大分子醇类或低挥发性的烷烃类溶剂投入步骤(4)的物料D中,混合搅拌形成总体粘度在2800-3200cps的浆料E;其中,所述烷烃类溶剂为上述制备原料的总重量份数的3%-10%;
(6)采用辊涂、刮涂或喷涂工艺将物料E均匀涂覆到金属基材的表面,形成金属涂层复合片材料;将涂覆好的金属涂层复合片在减速牵引力的作用下经多段式加热烘干设备,在50℃-180℃的温度梯度烘烤通道中完成包括表干、固化、初始发泡和定型发泡的成型过程,最终制得出隔热效果良好的匀隔热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臻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臻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28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膜
- 下一篇: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铝塑膜和锂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