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B35114标准的视频签名验签测评工具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2803.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2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平;常玉兰;孟卿卿;孙琼芳;孙丽丽;刘玉梅;张振环;柳娜;王健;尹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21/266;H04N5/913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集 密钥集 数据集存储 受测设备 视频 验签 测评 存储测试数据 视频监控网络 测试数据集 非对称加密 测试数据 公钥密钥 视频安全 通讯连接 杂凑算法 正向测试 非对称 解密 支撑 调取 私钥 发送 测试 公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B35114标准的视频签名验签测评工具及方法,包括:数据集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测试数据支撑数据集,所述测试数据支撑数据集包括数据集和密钥集,所述数据集包括密码杂凑算法盐值数据集、视频签名正向测试数据集和视频签名反向测试数据集,所述密钥集包括非对称加密私钥密钥集和非对称解密公钥密钥集;视频签名及验签测评工具:和数据集存储模块、受测设备进行通讯连接,用于从数据集存储模块调取相应的密钥集和/或数据集发送至受测设备,并测试受测设备的签名和/或验签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GB35114标准。利用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公安视频监控网络中关于视频安全存在的诸多乱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B35114标准的视频签名验签测评工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视频监控网络进入数字高清时代,视频监控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所面临的越来越多的网络威胁和攻击,出现了视频数据信息可能被篡改等网络安全问题,尤其是目前在大规模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普及应用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及加强视频数据信息安全性,保证视频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已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视频监控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数视频网络系统对安全防护没有跟进,导致视频数据安全态势日益严峻。数字签名算法应运而生。数字签名是公钥密码学领域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在数据传输中提供数据的认证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的重要技术和理论保障。
数字签名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安全保障技术,目的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传统的纸面签字或者盖章的功能,用于鉴定签名人的身份以及对一项电子数据内容的认可。它还能验证出文件的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变动,确保传输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数字签名是公钥密码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多场合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安防领域利用此技术可以防止视频等数据被篡改,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GB35114标准的视频签名验签测评工具及方法,可以解决现有公安视频监控网络中关于视频安全存在的诸多乱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GB35114标准的视频签名验签测评工具,包括:
数据集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测试数据支撑数据集,所述测试数据支撑数据集包括密钥集和数据集,所述数据集包括密码杂凑算法盐值数据集、视频签名正向测试数据集和视频签名反向测试数据集;所述密钥集包括非对称加密私钥密钥集和非对称解密公钥密钥集;
视频签名及验签测评工具:和数据集存储模块、受测设备进行通讯连接,用于从数据集存储模块调取相应的密钥集和/或数据集发送至受测设备,并测试受测设备的签名和/或验签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GB35114标准。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签名及验签测评工具包括有安全芯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GB35114标准的视频签名验签测评工具检测具有数字签名功能的编码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视频签名及验签测评工具从测试数据支撑数据集中选定非对称加密私钥密钥、非对称解密公钥密钥和密码杂凑算法盐值数据;
S2、将步骤S1中所选定的密钥和数据信息发送至受测的编码设备,并同步至数据库;数据库用于存储每次测试时使用的非对称密钥VKEK信息、密码杂凑算法盐值以及测试数据和测试状态信息;
S3、受测的编码设备利用给定的密钥来进行视频流签名操作;
S4、测试:
(1)受测的编码设备能够根据视频签名及验签测评工具的信令启动或停止视频数字签名功能,则可认为该信令测试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未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2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