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酮铜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3363.3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3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年;陆金跃;赵佳;张群峰;朱文锐;王柏林;岳玉学;金春晓;方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7/02;B01J37/34;C07C17/08;C07C2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乙炔 氯化 反应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酮铜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所述的酮铜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铜盐和酮类化合物混合溶于溶剂中制成混合溶液,然后将多孔固体载体在20~90℃下浸渍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0.5~5h,取出处理后的多孔固体载体放入水热釜中密闭,然后将所述的水热釜置于烘箱中在80~150℃下处理0.5~5h,然后将得到的产物在蓝光照射的条件下加热烘干,即得酮铜配合物催化剂。本发明所述的酮铜配合物催化剂应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制备氯乙烯。本发明的酮铜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通过简单的操作步骤实现了催化剂的制备,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酮铜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是重要的通用塑料。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特点决定了煤基电石法(乙炔氢氯化法)制备氯乙烯是我国聚氯乙烯生产的主流工艺。现有合成氯乙烯所用的催化剂为氯化汞、以金属氯化物为活性组分的无汞氯化物。由于氯化汞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且利用其合成得到的聚氯乙烯中含有少量汞而限制了聚氯乙烯的应用;人们逐渐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以金属氯化物为活性组分的无汞氯化物上,其中,贵金属氯化物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比如金、钯、铂、钌等贵金属作为活性组分都被报道具有比汞更高的催化活性,但贵金属催化剂存在易失活,难以再生,价格昂贵等问题,会阻碍催化剂更好地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而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再生方便等特点而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铜基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针对铜基催化剂的制备,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改进方案,例如中国专利(CN 105126878A)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复合金属盐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以负载在碳基载体上的铜盐为主要活性组分,通过添加协同金属或阴离子配体的方式提升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中国专利(CN 108993585A)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将铜盐与一类五元环状化合物混合后,浸渍,过滤,干燥后得到铜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中国专利(CN108993596A)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铜配合物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中铜配合物由铜盐和有机磷酸类配体络合而成,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中国专利(CN 106944151A)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的无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是将贱金属盐(选自铜盐)和酰胺类溶剂溶于水配置成混合溶液后,将活性炭加入到混合液中,过滤,干燥后得到所述催化剂,其通过贱金属盐和酰胺类溶剂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实现了催化剂低温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好;中国专利(CN 106492869A)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制备铜盐、铵盐和磷酸盐,或者铜盐、铵盐和磷酸盐的混合溶液,再将活性炭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浸泡,干燥后得到所述催化剂,其通过多组分的协同效应,获得较好的催化稳定性和高的低温活性。上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剂在长时间运行后稳定性下降,活性组分存在流失等问题,都未能很好地大规模应用于工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酮铜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所得的酮铜配合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酮铜配合物催化剂,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3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草疫霉菌纳米氧化铜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向架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