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以及轮胎硫化用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5311.1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4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桒野慎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B21/10 | 分类号: | B60B21/10;B60B21/12;B60C15/024;B60C23/19;B29D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以及 硫化 模具 | ||
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形成于胎侧部(2)且为环状突起的轮辋保护件(9)。轮辋保护件(9)具有:沿轮胎周向(CD)延伸且在轮胎径向外侧(RD1)的第一突端(90)、沿轮胎周向(CD)延伸且在轮胎径向内侧(RD2)的第二突端(91)、配置于轮胎周向(CD)的多个凹部(92)、以及形成于沿轮胎周向(CD)相邻的两个凹部(92)之间且连接第一突端(90)与第二突端(91)的脊(93、94)。脊(93、94)具有:从第一突端(90)朝向轮胎周向(CD)的第一方向(CD1)到达第二突端(91)的第一脊(93)、以及从第二突端(91)朝向轮胎周向(CD)的第一方向(CD1)到达第一突端(90)的第二脊(94)。第一脊(93)和第二脊(94)沿轮胎周向(CD)交替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充气轮胎以及轮胎硫化用模具。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具有:胎面、胎圈、以及配置于胎面与胎圈之间的胎侧。有一种充气轮胎,其在比与轮辋凸缘接触的部位更靠轮胎径向外侧的胎侧的部分遍及一周形成有轮辋保护件。轮辋保护件的剖面形状多数是遍及胎侧的一周为相同形状的梯形或者三角形。
在日本专利公开2002-245902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方案,其通过在轮辋保护件上设置凹部来降低轮辋保护件的壁厚并抑制发热,同时利用凹部增大表面积而提高散热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2-2459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如果在轮辋保护件上设置凹部,则轮辋保护件容易发生轮胎径向的挠曲而导致刚性降低。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因热引起的故障并抑制刚性降低的充气轮胎以及轮胎硫化用模具。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充气轮胎具有:胎面部、胎圈部、配置于所述胎面部与所述胎圈部之间的胎侧部、以及形成于所述胎侧部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环状突起即轮辋保护件,所述轮辋保护件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且位于轮胎径向外侧的第一突端、沿轮胎周向延伸且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第二突端、配置于轮胎周向的多个凹部、以及形成于沿轮胎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凹部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突端与所述第二突端的脊,所述脊具有:从所述第一突端朝向轮胎周向的第一方向到达所述第二突端的第一脊、以及从所述第二突端朝向所述轮胎周向的第一方向到达所述第一突端的第二脊,所述第一脊和所述第二脊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
(三)有益效果
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一脊和第二脊交替连接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一突端及第二突端,因此第一突端、第二突端、第一脊以及第二脊形成桁架结构,抑制了轮胎周向的挠曲,与在轮胎周向整体形成凹部的形状相比,能够确保刚性。另外,由于凹部使橡胶减少,因此抑制了发热,进而由于凹部的表面积增大而能够提高散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充气轮胎一例的轮胎子午线半剖视图。
图2是表示轮辋保护件的轮胎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部位剖视图以及所对应的模具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B-B部位剖视图以及所对应的模具剖视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A-A部位剖视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中的轮辋保护件的轮胎侧视图。
图7是变形例中的B-B部位剖视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中的轮辋保护件的轮胎侧视图。
图9是图8中的C-C部位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5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内陆盐碱地水盐运动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粉末半自动化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