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用道岔钩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5010.0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6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健;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永健 |
主分类号: | B61L5/10 | 分类号: | B61L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315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通用 道岔 钩锁器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道岔钩锁器,包括基本轨,所述基本轨的一侧设有尖轨,且基本轨的一侧与尖轨的一侧接触,所述基本轨底端的一侧设有活动连块,所述活动连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外表面的一侧设有连接螺母,且锁紧螺杆的外表面与连接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该轨道交通用道岔钩锁器,通过固定连板及卡紧装置的设置,可以将基本轨和尖轨的受力点移动到其中部的位置,从而使得基本轨和尖轨可以稳定有效的贴合在一起,进而解决了现有的钩锁器只在轨道的底部受力,从而导致基本轨和尖轨的顶部贴合的紧密性较差、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列车在转变轨道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用道岔钩锁器。
背景技术
轨道道岔是列车从一股轨道转入到另一股轨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是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由转辙器、连接部分、辙叉及护轨三个单元组合而成,而转辙器又包括尖轨、基本轨和转辙机构,当列车要从A股道转入到B股道时,先操纵转辙机构移动尖轨的位置,从而使得尖轨1密贴基本轨A,而尖轨2脱离基本轨B,这样列车就可以从A股道转入到B股道了。
而当需要长时间的转变轨道时,就需要利用道岔钩锁器用人工的方法将转辙器中的尖轨与基本轨紧密的固定贴合在一起,从而防止人为或者误操作道岔而造成列车发生脱轨的意外事故。
但是现有的道岔钩锁器在安装的过程中都是从轨道的底部卡紧贴合基本轨和尖轨的,从而导致基本轨和尖轨的受力点在其下方,基本轨和尖轨的顶部贴合的紧密性较差、稳定性较低,同时在列车通过时,产生的巨大压力及强烈的震动,会导致位于轨道底部的道岔钩锁器位置发生偏移,甚至是因其震动过大而导致其发生断裂失效的情况,从而导致基本轨和尖轨发生脱离,进而导致列车在转换轨道时发生脱轨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道岔钩锁器,具备锁紧牢固、使得基本轨和尖轨紧密贴合、安全性好及稳定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道岔钩锁器在安装的过程中都是从轨道的底部卡紧贴合基本轨和尖轨的,从而导致基本轨和尖轨的受力点在其下方,基本轨和尖轨的顶部贴合的紧密性较差、稳定性较低,在列车通过时,产生的巨大压力及强烈的震动,位于轨道底部的道岔钩锁器位置发生偏移,甚至是因其震动过大而导致其断裂失效的情况,从而导致基本轨和尖轨发生脱离现象,进而导致列车在转换轨道时发生脱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用道岔钩锁器,包括基本轨,所述基本轨的一侧与尖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基本轨底端的一侧与活动连块顶端的一侧接触,所述活动连块的内部与锁紧螺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锁紧螺杆外表面的一侧与连接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活动连块顶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且连接螺母一侧的顶部通过定位螺杆与定位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活动连块顶端的中部与固定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杆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卡块,且固定卡块的底端与基本轨内腔的顶部接触,所述固定连杆的顶端与固定连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紧装置,且卡紧装置的一侧与基本轨内腔的一侧接触,所述锁紧螺杆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把,且锁紧螺杆外表面一侧的顶部与另一个固定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螺杆顶端的一侧且位于固定连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垫块,且垫块的顶端与尖轨底端的一侧接触,所述固定连杆的内部通过固定销轴销接有压紧装置,且压紧装置的底端与锁紧螺杆外表面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块的底端设有橡胶材质的垫片,且橡胶垫片的底端设有网格状纹络,同时垫片的底端到活动连块顶端间的距离大于基本轨底端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垫块的顶端与活动连块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块的另一侧到基本轨内腔右侧的距离大于卡紧装置的一侧到基本轨内腔一侧间的距离,且固定卡块的长度小于基本轨内腔的右侧到基本轨外部一侧底部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永健,未经周永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