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过氧化物-抗坏血酸引发NIPAM在SiO2 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10831.5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5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存;蔡子楠;刘昊天;马文中;龚方红;陶国良;刘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0/54;C08F4/4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过氧化物 抗坏血酸 引发 nipam sio base sub | ||
1.一种利用过氧化物-抗坏血酸引发NIPAM在SiO2表面高效接枝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氯丙基化粒子SiO2-Cl,然后对SiO2-Cl表面过氧改性,使SiO2表面带有过氧基团,得到改性粒子SiO2-I,最后将NIPAM充分溶解蒸馏水中,加入SiO2-I和抗坏血酸,构建过氧化物-抗坏血酸氧化还原体系引发NIPAM在SiO2表面的高效接枝聚合,得SiO2@PNIPA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过氧化物-抗坏血酸引发NIPAM在SiO2表面高效接枝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1)溶胶-凝胶法制备氯丙基化粒子SiO2-Cl:将正硅酸乙酯(TEOS)溶解在无水乙醇/蒸馏水混合溶剂中,用氨水调节pH,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段时间,然后加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TS),继续搅拌至体系为凝胶状,静置陈化,最后真空干燥至恒重,研磨后得到氯丙基化的改性粒子SiO2-Cl;
(2)SiO2表面过氧改性:将SiO2-Cl超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催化剂和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反应后离心分离,充分洗涤干燥,制得表面带有过氧基团的改性粒子SiO2-I;
(3)NIPAM接枝聚合:将NIPAM充分溶解蒸馏水中,加入SiO2-I并超声震荡至均匀分散,加入一定比例的抗坏血酸,通氮气除去体系中的空气,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设定温度,恒温搅拌进行接枝聚合反应,用石油醚析出固体,分离、洗涤、干燥,得接枝粒子SiO2@PNIPA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过氧化物-抗坏血酸引发NIPAM在SiO2表面高效接枝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CTS与TEOS的摩尔比为0.05:1-0.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过氧化物-抗坏血酸引发NIPAM在SiO2表面高效接枝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总硅烷和无水乙醇的摩尔比为1:6-1:5,总硅烷和水的摩尔比为1:4-1:8;
氨水调节反应体系pH为8-9,搅拌反应温度为30-55℃,时间为0.5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过氧化物-抗坏血酸引发NIPAM在SiO2表面高效接枝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CCl3、CCl4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为FeCl3、TiCl4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过氧化物-抗坏血酸引发NIPAM在SiO2表面高效接枝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用量与叔丁基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0.05:1-0.1:1,步骤(2)所述反应温度为35-50℃,反应时间为8-12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过氧化物-抗坏血酸引发NIPAM在SiO2表面高效接枝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SiO2-I表面过氧基团与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0.25:1-1:1;SO2-I与单体NIPAM的质量比为0.1:1-0.5:1;反应温度为20-50℃,反应时间为2-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08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