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6280.5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2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均勇;韩瑶川;谭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B60L58/12;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曾尧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以及目标路段的路况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车辆的剩余电量以及车速,所述目标路段为距离所述车辆预设距离值的路段,所述路况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路段的坡道坡度和/或制动距离长度;
根据所述路况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路段是否为再生制动路段;
若所述目标路段为所述再生制动路段,则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路况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在目标位置上开启再生制动功能时的预期开始状态,所述预期开始状态是指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路段上进行再生制动回收能量达到预期结束状态的车辆状态;
根据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预期开始状态,对所述车辆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车辆在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的状态符合所述预期开始状态;
其中,所述预期开始状态包括:预期车速,预期剩余电量,预期加速度中的一者或多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路况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在目标位置上开启再生制动功能时的预期开始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位置时动力电池的预期剩余电量,所述预期剩余电量是指为了达到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再生制动路段进行再生制动回收能量达到满电量的预期,允许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位置时动力电池的最大剩余电量;
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预期开始状态,对所述车辆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车辆在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的状态符合所述预期开始状态,包括:
若所述剩余电量大于所述预期剩余电量,则控制所述车辆的耗能设备打开,以消耗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能,使得所述车辆在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的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期剩余电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车辆在目标位置上开启再生制动功能时的预期开始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位置时的预期车速,所述预期车速是指为了达到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再生制动路段结束时的预期结束车速,允许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位置时车速的预期值;
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预期开始状态,对所述车辆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车辆在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的状态符合所述预期开始状态,包括:
若所述车速大于所述预期车速,则控制所述车辆减速,以使所述车辆在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所述车速小于或等于所述预期车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车辆在目标位置上开启再生制动功能时的预期开始状态,还包括:
根据所述车速和所述预期车速,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距离值的路段的预期加速度,所述预期加速度是指为了达到所述车辆在所述目标位置时的预期车速,允许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距离值的路段的加速度;
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预期开始状态,对所述车辆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车辆在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的状态符合所述预期开始状态,包括:
根据实时车速和所述预期车速,计算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距离值的路段的实时加速度;
若所述实时加速度大于所述预期加速度,则判断所述驱动电机制动力是否处于最大值;
若所述驱动电机制动力未处于最大值,则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制动力增大;
若所述驱动电机制动力处于最大值,则控制所述车辆的机械制动系统打开,以提供行车制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车辆在所述再生制动路段的制动控制策略,所述制动控制策略包括对所述再生制动路段分成多个子路段,以及每一所述子路段对应的制动方式;
在所述车辆驶入所述再生制动路段后,根据所述制动控制策略在每一所述子路段按照对应的制动方式进行制动,使得所述车辆驶过所述再生制动路段后达到所述预期结束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制动控制策略在每一所述子路段按照对应的制动方式进行制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出用于提示驾驶员所述车辆接管制动控制功能的信息;和/或,控制所述车辆的加速踏板信号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62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