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5628.9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川口顺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18/16 | 分类号: | C23C18/16;C23C18/31;C23C18/32;C23C18/34;C23C18/54;C25D3/38;C25D11/08;C25D11/20;C25D11/24;C25F3/04;C25F3/14;H01G11/70;H01M4/66;H01M4/7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薛海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板 |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具有良好的涂布性和预掺杂特性的铝板。其是具有沿贯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的铝板,其中,通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1μm~100μm,贯穿孔的密度为50个/mm2~2000个/mm2,相邻的贯穿孔的孔间距离为300μm以下。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母案申请的申请号:201580052128.5(PCT/JP2015/073146),申请日:2015-08-18,发明名称:铝板。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14-200514(2014年09月30日申请)主张优先权,日本专利申请2014-200514的内容作为参考并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设备用集电体等中使用的铝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个人计算机、手机等便携式设备、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等的开发,作为其电源的蓄电设备、特别是锂离子电容器、锂离子二次电池、双电层电容器的需求增大。
已知作为这样的蓄电设备的正极或负极中使用的电极用集电体(以下,简称为“集电体”。),使用铝板。此外,已知在由该铝板构成的集电体的表面涂布活性炭等活性物质而作为正极或负极的电极使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具有多个贯穿孔的金属箔作为集电体,此外,作为其材质,记载了铝、铜等,记载了在该金属箔的单面或两面具有活性物质层的电极([权利要求1][0021])。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铝贯穿箔作为集电体,此外,记载了在该铝贯穿箔上涂布活性物质([权利要求1][0036])。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使用网眼状的多孔体作为多孔性电极用芯材,记载了在芯材中填充活性物质([摘要][发明的公开])。
在这样的集电体中,贯穿孔是为了使锂离子的迁移变得容易而形成的孔,在预掺杂锂离子时,锂离子透过贯穿孔而扩散,掺杂到负极中。因此,为了高效地进行预掺杂,优选形成许多贯穿孔。
其中,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那样,作为贯穿孔的形成方法,已知有利用冲孔加工等机械加工的形成方法。然而,通过冲孔加工等形成的贯穿孔为直径300μm以上的大孔。由于通常集电体为薄的板状的构件,所以若贯穿孔的直径大,则集电体的强度降低。
此外,若贯穿孔的直径大,则会在所涂布的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与集电体的贯穿孔对应的凹凸或者刺穿,导致活性物质表面的均匀性受损而涂布性降低。
因此,提出了微细地形成贯穿孔。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将贯穿孔的最小孔径设为0.01mm~0.19mm的范围,从而抑制贯穿孔的图案反映到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减小活性物质层的表面粗糙度([0022])。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贯穿孔的内径设为0.2μm~5μm的范围([0032])。
此外,这样的微细的贯穿孔例如像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通过电解蚀刻而形成([005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777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004777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1/09121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获知仅通过形成许多微细的贯穿孔,有时无法高效地进行预掺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5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