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及防水堵漏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97033.3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7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伟;王勇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修补 堵漏 处理 方法 防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漏水通道周边开槽,所述槽开设于所述漏水通道的背水面;步骤二、在所述槽内放置遇水膨胀材料,所述遇水膨胀材料覆盖所述漏水通道的背水面;步骤三、使用封堵材料对所述槽进行封堵;步骤四、待所述封堵材料凝固后,在所述封堵材料上开设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穿过所述遇水膨胀材料,向所述注浆孔内注入堵漏材料;步骤五、将所述注浆孔用封堵材料封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水堵漏结构。本发明不仅能有效治理变形引起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开裂渗漏水,省时省力,节约成本,而且对裂缝后续变形具有较好的补偿作用,防止再次渗漏,自我修复,终身免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堵漏处理方法及防水堵漏结构,涉及建筑堵漏防水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建造过程中及竣工使用阶段,由于外、内应力的作用都会产生结构、构件的变形、开裂,若外界环境的水与开裂结构、构件接触,会造成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空间内渗漏水。这些建筑物或构筑物包括但不限于隧道、地下车库、人造水渠、城市综合管廊等,典型的变形裂缝渗漏水如附图1、附图2所示。
对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空间内渗漏水的堵漏施工方法,常规采用注浆堵漏的方法。注浆堵漏缺点是堵漏施工完成后,当裂缝的二次变形开裂超过0.3mm,堵漏材料无法对二次变形开裂漏水进行修补,造成再次渗漏。
一种对新旧混凝土界面进行防水处理的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 CN 108930292A)中公开了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的防水处理方法,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对新旧混泥土界面进行防水处理:如图3所示,在凿毛的旧混凝土1界面上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3;在旧混凝土1界面处布置注浆导管4;搭建模板浇筑新混凝土2,将注浆导管4与止水条3浇筑于新混凝土2内;待新混凝土2稳定后,向注浆管5内注入填缝材料;拆除模板和注浆导管4,在新、旧混凝土的上端设置防水密封嵌缝6。止水条3与注浆导管4最后直接浇筑在新混凝土2内,注浆导管4上的注浆孔易被新混凝土堵塞,通过注浆导管4注入丙烯酸盐时,丙烯酸盐无法充分浸润到新旧混泥土之间的每一处。另外当新旧水泥之间开裂超过0.3mm时,遇水膨胀止水条3和填缝材料丙烯酸盐无法对新旧混凝土界面进行再次修补,不具有二次防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及防水堵漏结构,建筑再次发生变形开裂时自动进行修补防漏,终身免维护。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漏水通道周边开槽,所述槽开设于所述漏水通道的背水面;
步骤二、在所述槽内放置遇水膨胀材料,所述遇水膨胀材料覆盖所述漏水通道的背水面;
步骤三、使用封堵材料对所述槽进行封堵;
步骤四、待所述封堵材料凝固后,在所述封堵材料上开设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穿过所述遇水膨胀材料,向所述注浆孔内注入堵漏材料;
步骤五、将所述注浆孔用封堵材料封堵。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和所述步骤二之间还包括在所述槽内放置网状空腔材料,所述网状空腔材料位于所述漏水通道的背水面与所述遇水膨胀材料之间,网状空腔材料使堵漏材料大部分处于无纺布一侧,水可以穿过网状空腔材料,当发生二次漏水时,遇水膨胀材料吸水膨胀,挤压网状空腔材料,使网状空腔材料中的堵漏材料挤出,从而进行二次补漏。
具体的,为了便于堵漏材料注入漏水通道,所述注浆孔沿所述漏水通道开设。
优选的,所述遇水膨胀材料选用遇水膨胀橡胶带或丙烯酸树脂其中一种,遇水发生膨胀进行堵漏修复。
优选的,所述堵漏材料选用丙烯酸盐或水固化防水注浆料其中一种,堵漏性高。所述封堵材料选用水泥、砂浆、混凝土、灌浆料其中一种。
具体的,所述漏水通道为单条漏水通道,所述槽开设于所述漏水通道周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伟;王勇,未经周伟;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7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