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及防水堵漏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97033.3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7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伟;王勇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修补 堵漏 处理 方法 防水 结构 | ||
1.一种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漏水通道(7)周边开槽,所述槽(8)开设于所述漏水通道(7)的背水面;
步骤二、在所述槽(8)内放置遇水膨胀材料(9),所述遇水膨胀材料(9)覆盖所述漏水通道(7)的背水面;
步骤三、使用封堵材料(10)对所述槽(8)进行封堵;
步骤四、待所述封堵材料(10)凝固后,在所述封堵材料(10)上开设注浆孔(11),所述注浆孔(11)穿过所述遇水膨胀材料(9),向所述注浆孔(11)内注入堵漏材料(12);
步骤五、将所述注浆孔(11)用封堵材料(10)封堵;
经一次堵漏维修以后,裂缝宽度继续发展的话,墙外水沿着裂缝会渗入所述槽(8),所述槽(8)内部的所述遇水膨胀材料(9)在接触到水后体积膨胀,将所述注浆孔(11)中含有的所述堵漏材料(12)挤压进渗水裂缝,进行自我再次修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所述步骤二之间还包括在所述槽(8)内放置网状空腔材料(13),所述网状空腔材料(13)位于所述漏水通道(7)的背水面与所述遇水膨胀材料(9)之间;
所述网状空腔材料(13)选用无纺布;
经一次堵漏维修以后,裂缝宽度继续发展的话,墙外水沿着裂缝会渗入所述槽(8),所述槽(8)内部的所述遇水膨胀材料(9)在接触到水后体积膨胀,将所述槽(8)内无纺布中含有的堵漏材料挤压进渗水裂缝,进行自我二次修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11)沿所述漏水通道(7)开设。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材料(9)选用遇水膨胀橡胶带或丙烯酸树脂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材料(12)选用水固化防水注浆料;
所述封堵材料(10)选用灌浆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通道(7)为单条漏水通道,所述槽(8)开设于所述漏水通道(7)周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通道(7)为多条集中的漏水通道,所述槽开设于所述漏水通道(7)周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8)的宽度为45-50mm,槽的深度为45-5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11)设置多个,相邻所述注浆孔(11)之间的距离为20~50cm。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修补的堵漏处理方法构建的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水通道(7)、遇水膨胀材料(9)、封堵材料(10)、堵漏材料(12),所述槽(8)开设于所述漏水通道(7)周边,且所述槽(8)位于所述漏水通道(7)的背水侧,所述遇水膨胀材料(9)设置于所述槽(8)中,且所述遇水膨胀材料(9)覆盖所述漏水通道(7)的背水面,所述封堵材料(10)封堵所述遇水膨胀材料(9)于所述槽(8)中,所述封堵材料(10)上开设有注浆孔(11),且所述注浆孔沿所述漏水通道(7)的背水面开设,所述堵漏材料(12)填充于所述注浆孔(11)中,所述封堵材料(10)封堵所述注浆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伟;王勇,未经周伟;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70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