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88502.5 | 申请日: | 2019-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睿;冯文佩;霍文生;李秀环;刘雪艳;高弯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77/14 | 分类号: | C07D277/14 |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平 |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酰亚胺化合物 二甲氨基吡啶 新型化合物 酰亚胺结构 电子特性 恶唑烷酮 二氯甲烷 共轭体系 混合体系 氯乙酰氯 氮原子 甲酰基 修饰性 质量比 酰亚胺 荧光 苯基 离域 硫代 呋喃 制备 溶解 激发 吸收 赋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0.25~0.3):(0.15~0.5):(0.1~0.3)的质量比,先将5‑(2‑呋喃甲酰基)‑4‑苯基‑1‑硫代‑2‑恶唑烷酮、4‑二甲氨基吡啶和氯乙酰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之后将所得的混合体系在0~10℃下反应4~8h,得到反应液;步骤2,分离反应液中的产物,得到酰亚胺化合物。酰亚胺化合物具有大π共轭体系结构和强的吸收电子特性,致使其离域P电子容易激发,易产生荧光,并且酰亚胺结构具有可修饰性,酰亚胺上的氮原子所连接的取代基可以改变,得到结构多样和含有多种官能团的新型化合物,赋予新化合物独特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酰亚胺类化合物存在大π共轭体系的化学结构特征,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简写为OLED)、分子器件、太阳能电池和光收集体系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酰亚胺类化合物也是新型功能染料的中间体,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酰亚胺类化合物作为染料被应用于工业领域。同时,酰亚胺类化合物还具备良好的吸收和荧光性质,广泛应用于染料、荧光增白剂和荧光涂料等方面。此外,酰亚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结合DNA的能力、良好的生物适应性和可以在生物体内成像等特点,具有良好抗炎和麻醉等药用价值,其在癌症诊疗领域中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在超分子领域中,作为重要的构筑模块,酰亚胺类化合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合成新型酰亚胺类化合物成为当今有机合成化学的热点。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酰亚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在生物学、合成化学和聚合化学中应用广泛的有机物,关于他的合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已报道的合成方法有很多。EvansD A等首次提出了由恶唑烷酮衍生物先与溴甲烷在-78的低温下作用,再与丙烯酰氯进行N-酰基化反应得到酰亚胺化合物,这种方法以正丁基锂作为催化剂,成本较高,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除水,否则容易发生危险,并且反应要求低温,后处理烦琐。1992年,Thom C等提出将恶唑烷酮化合物生成三甲基硅衍生物后,再与过量的酰氯在甲苯溶液中回流59h得到酰亚胺化合物,产率只有59%。1996年,Joop K等采用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作为脱水剂,三乙胺作为缚酸剂,使2-噁唑烷酮与不饱和羧酸在二氯甲烷中回流4天得到酰亚胺化合物,产品纯度不高,产率也只有40%。这两种合成方法的共同的缺点是反应时间长,产物产率较低。裴文等报道了一种改进的方法,用氢化钠与琥珀酰亚胺反应制成钠盐,再与酰氯于20~150℃进行反应,并在反应体系中使用极性非质子型溶剂和离子液体,该方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处理过程复杂的缺点,另外,氢化钠遇水会产生大量氢气,危险系数增大且成本较高。邓培红等用乙基溴化镁与2-噁唑烷酮作用制得镁盐,然后再与丙烯酰氯反应,得到N-丙烯酰基-2-噁唑烷酮,产率为64%。虽然反应不要求低温,但其缺点是溴化乙基镁的制备条件非常苛刻,价格昂贵,不易保存,产物产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产物易分离,收率较高,得到的酰亚胺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荧光分子识别和表面活性剂等方面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0.25~0.3):(0.15~0.5):(0.1~0.3)的质量比,先将5-(2-呋喃甲酰基)-4-苯基-1-硫代-2-恶唑烷酮、4-二甲氨基吡啶和氯乙酰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之后将所得的混合体系在0~10℃下反应4~8h,得到反应液;
步骤2,分离反应液中的产物,得到酰亚胺化合物。
优选的,先按(0.25~0.3)g:20mL的比例将5-(2-呋喃甲酰基)-4-苯基-1-硫代-2-恶唑烷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再向溶液a中依次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和氯乙酰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8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