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推力矢量的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8226.6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艳;郭孔辉;庄晔;仇韬;于天涛;王才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85 | 分类号: | B60G17/0185;B60G17/019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高一明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推力 矢量 悬架 弹簧 失效 应急 防护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推力矢量的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状态监测模块(I)、中央处理模块(II)、控制模块(III)、执行模块(IV)和车辆(V),其中,
所述悬架状态监测模块(I)包括力传感器(101)、安全传感器(102)和角度传感器(103);力传感器(101)、安全传感器(102)安装在每个悬架弹簧上点(502)与悬架弹簧上座(503)之间,力传感器(101)和安全传感器(102)串联,其中,力传感器(101)用于检测各悬架弹簧(501)的受力F,安全传感器(102)也是一种力传感器(101),也检测悬架弹簧(501)的受力F,但安全传感器(102)的阈值比力传感器(101)的阈值小,用于防止因力传感器(101)短路造成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4)的气囊组件(42)中的防护气囊(421)误爆;角度传感器(103)安装在各悬架上摆臂(505)和轮顶处车身(504)之间,用于测量各悬架上摆臂(505)相对于轮顶处车身(504)的角度;力传感器(101)、安全传感器(102)和角度传感器(103)感知相应信息并经输入接口(201)将信息输入到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中央处理器(202);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II)包括输入接口(201)、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中央处理器(202)和输出接口(203),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中央处理器(202)通过输入接口(201)采集并融合悬架状态监测模块(I)检测到的信号,经过分析、处理后,通过输出接口(203)将控制指令下发至控制模块(III)的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控制器(301)和制动系统控制器(302),以及执行模块(IV)的语音报警器(462)和指示灯报警器(463);
所述控制模块(III)包括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控制器(301)和制动系统控制器(302),用于接收中央处理模块(II)的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中央处理器(202)下发的控制指令,并分别控制执行模块(IV)的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4)和制动系统(461)执行相应动作;
所述执行模块(IV)包括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4)、制动系统(461)、语音报警器(462)和指示灯报警器(463),其中:
所述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4)由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控制器(301)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动作;
所述制动系统(461)由制动系统控制器(302)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动作;
所述语音报警器(462)和指示灯报警器(463)接收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中央处理器(202)输出的危险报警信号,并报警;
所述执行模块(IV)的核心机构: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4)布置在各个悬架处,其基本构造和布局均一致,每个悬架处的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4)都包括推力矢量组件(40)、气囊组件(42)和防撞块(44),其中,
所述推力矢量组件(40)包括储气罐(401)、连接管(402)、开关阀(403)、阀板(404)、比例阀(405)、安全阀(406)和矢量喷嘴(407),其中,储气罐(401)通过连接管(402)与阀板(404)上的二次流通道(413)相连,储气罐(401)和阀板(404)之间还有一个开关阀(403),开关阀(403)安装在阀板(404)上,用于控制储气罐(401)内气体的通断;储气罐(401)内装有与气体发生器(423)产生的气体成分一致的高压气体,储气罐(401)内气体的量及其压强的大小,经计算、仿真和实验确定;阀板(404)集成安装了推力矢量组件(40)和气囊组件(42),它们都固定在悬架上摆臂(505)的凹槽(506)内,凹槽(506)的形状恰好适合安装阀板(404)及集成在阀板(404)上的推力矢量组件(40)和气囊组件(42);凹槽(506)上面盖有盖板(507),盖板(507)的内表面刻有与防护气囊(421)的包形相仿的几何图形,以利于悬架弹簧(501)突发失效时充气膨胀的防护气囊(421)弹出,盖板(507)的选材应使得防护气囊(421)易于弹出而不至产生任何飞溅物;
所述阀板(404)内设有二次流通道(413)和安全阀通道(414),其中,二次流通道(413)在与连接管(402)连接处为一条普通通道,该处普通通道上还安装有一个比例阀(405),用于对由储气罐(401)进入二次流通道(413)的气体的压力、流量或方向进行远距离控制;二次流通道(413)在接近矢量喷嘴(407)的环形入口(408)处变为环形通道,以与矢量喷嘴(407)的环形入口(408)匹配且相通;安全阀通道(414)与防护气囊(421)和安全阀(406)相通,安全阀(406)安装在阀板(404)的侧面,与大气相通,用于控制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4)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超过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4)的允许值,保证悬架弹簧失效应急防护装置(4)的安全;气体发生器(423)固定在矢量喷嘴(407)的内腔(412)的下端,用于产生主流(415),并经由矢量喷嘴(407)内腔(412)进入防护气囊(421);矢量喷嘴(407)固定在阀板(404)上,矢量喷嘴(407)它包括环形入口(408)、内壁(409)、外壁(410)、若干至少一个二次流喷口(411)和内腔(412),其中,二次流喷口(411)用于向矢量喷嘴(407)的内腔(412)注入二次流(416),以调节引爆气体发生器(423)时产生的主流(415)的方向,使喷入防护气囊(421)的气流方向总是垂直于轮顶处车身(504),从而使充气膨胀的防护气囊(421)总是垂直于轮顶处车身(504)嵌入固定在此车身上的防撞块(44)的凹坑(441)内,起到类似空气弹簧的作用,缓和车辆(V)受到的冲击,并撑起即将塌陷或正在塌陷的轮顶处车身(504);进入矢量喷嘴(407)的各二次流(416)的参数及矢量喷嘴(407)的具体结构参数,如二次流喷口(411)的数量、各二次流喷口(411)的位置、喷入矢量喷嘴(407)内腔(412)的各二次流(416)的质量、喷入角度、各二次流(416)与主流(415)的压比以及矢量喷嘴(407)的形式参数,应根据情况经数值模拟计算、流场分析及实验确定;
所述气囊组件(42)包括防护气囊(421)、点火器(422)和气体发生器(423),气体发生器(423)固定在矢量喷嘴(407)的内腔(412)下端,点火器(422)固定在气体发生器(423)的各气室内部中央位置,点火器(422)周围还封装有引燃剂(427)和产气剂(428);防护气囊(421)固定在阀板(404)上,与阀板(404)形成密封结构,防护气囊(421)的包形仿照空气弹簧制造,其材质有弹性、可折叠、耐高温、耐高压、耐冲击、耐磨损,密封不透气;
所述防撞块(44)安装在各个悬架附近的轮顶处车身(504)上,与气囊组件(42)正对,在防撞块(44)的中间位置挖有凹坑(441),以嵌入充气膨胀的防护气囊(4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82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调和系统以及异常检测系统
- 下一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