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7921.0 | 申请日: | 201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猛犸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44360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琳;陈嘉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触摸装置 支撑主体 绝缘层 电容式触摸 导电层 导电点 导电体 导电硅胶 多点触摸 外部接触 卫生安全 掉落 点触 碳粉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多点触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及控制方法。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包括支撑主体,覆盖在支撑主体的手持部的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支撑主体的接触面的多个导电点;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点均与导电层连接。本发明通过多点触摸装置在电容式触摸设备进行多点触摸,使人体不需要直接接触导电体,同时使导电体被包裹,不与外部接触,如人体或电容式触摸设备,提高多点触摸装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解决导电硅胶掉落碳粉,会影响使用者的卫生安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点触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多点触摸技术也叫多点触控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单点触摸屏,多点触摸屏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两只手、多个手指甚至多个人同时操作屏幕的内容,更加人性化。
例如采用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实现多点触摸技术,触摸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输入方式,与传统的键盘和鼠标输入方式相比,触摸屏输入更直观。配合识别软件,触摸屏还可以实现手写输入。
特别是在可根据多点触摸技术的多点位置获取对应指令的应用软件中,往往需要一种专门多点触摸装置进行操作,可根据多点触摸装置的多点位置获取所述多点触摸装置的编码。然而,现有的多点触摸装置需要人体直接接触导电体,导致材料外观受限,导电触点凸出硬件底平面影响硬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以及产生设计局限。
或者,导电材料(如导电硅胶)会直接暴露的外,如与人体接触,又如与触屏设备接触,往往会导致导电硅胶掉落碳粉,会影响使用者的卫生安全,特别是制作出供孩童在触摸显示屏上玩耍学习的多点触摸装置,不适合孩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及控制方法,解决现有多点触摸装置需要人体直接接触导电体,导致材料外观受限,导电触点凸出硬件底平面影响硬件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设计局限的问题;还解决导电硅胶会直接暴露的外,如与人体接触,又如与触屏设备接触,往往会导致导电硅胶掉落碳粉,会影响使用者的卫生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点触摸装置,包括支撑主体,覆盖在支撑主体的手持部的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支撑主体的接触面的多个导电点;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支撑主体之间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点均与导电层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多点触摸装置还包括覆盖在支撑主体的接触面的第二绝缘层,所述导电点被第二绝缘层包裹。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多点触摸装置还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一根第一导连接线和多根第二导连接线,所述第一导连接线与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二导连接线的端部设置在接触面处以作为导电点。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体的材质为导电硅胶。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支撑主体的手持部包括设置在端面处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导连接线的端部固定在第一缺口处,并与外部的导电层抵触连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相互并合安装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容纳第一导连接线的第一槽道,所述第一缺口全部或部分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且与第一槽道连通。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支撑主体包括作为接触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导连接线的端部固定在对应的第二缺口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底板还包括与第二缺口连通的第二槽道,所述第二槽道还与底板的端边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导连接线的端部包括卡槽,所述第二导连接线通过卡槽穿过第二槽道卡在第二缺口中。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层包裹覆盖支撑主体的手持部,所述第一绝缘层一体注塑成型至导电层上。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点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猛犸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猛犸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7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