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塑或多塑加肋螺旋缠绕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2038.2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登哥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B29C45/1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11692 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帅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填充塑料 预制板体 管体 填充 熔化 加强肋结构 螺旋缠绕管 螺旋状缠绕 高速挤压 管体结构 紧密贴合 抗冲击性 冷却固化 连接结构 平行设置 缠绕管 后固化 环刚度 加强肋 紧密性 注塑机 加肋 贯穿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塑或多塑加肋螺旋缠绕管,属于缠绕管领域。它包括由预制板体成螺旋状缠绕构成的管体,所述预制板体沿延伸方向开有贯穿两端的一个或两个或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平行设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填充塑料。本技术方案填充塑料通过熔化后通过注塑机高速挤压填充入通孔内,在通孔内冷却固化后形成加强肋结构,在不增加管体厚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增加管体结构强度,提高其抗冲击性或环刚度、环柔性,通过注入后固化的注入方式,是填充塑料形成的加强肋能够与管体紧密贴合,且可采用与预制板体化学结构类似的材料进行填充,提高其连接结构的紧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缠绕管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双塑或多塑加肋螺旋缠绕管。
背景技术
螺旋缠绕管在工程、排水等领域广泛使用,为防止在铺设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其结构强度方面要求较高;目前为了增加其结构强度,通常采用通过增加缠绕层数或者通过植入钢带等方式进行操作,增加层数必然导致管道的外径增加,其适用范围会相对减小,而植入钢带,由于材质差异,其结合不紧密,其加工工艺也极为复杂,造价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的一种双塑或多塑加肋螺旋缠绕管。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塑或多塑加肋螺旋缠绕管,包括由预制板体成螺旋状缠绕构成的管体,所述预制板体沿延伸方向开有贯穿两端的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填充塑料。
进一步限定,其制造方法为,预先在通孔内填充入填充塑料后,再将预制板材缠绕成型。
进一步限定,其制造方法为,预先将预制板材缠绕成型后,在将填充塑料填充入通孔内。
进一步限定,所述预制板体材质为PVC、PVC-U、PE、HDPE、MPVE或MPVP之中的任意一种,不限于上述材料,可为聚乙烯和聚丙烯、聚氯乙烯的任意衍生物。
进一步限定,所述通孔数量为一个,所述填充塑料材质为PVC、PVC-U、PE、PP、PE-RT、PE-RTII、PP-R或βPP-R之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限定,所述通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平行设置,所述填充塑料材质为PVC、PVC-U、PE、PP、PE-RT、PE-RTII、PP-R或βPP-R之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限定,所述通孔数量为多个,所述填充塑料材质为PVC、PVC-U、PE、PP、PE-RT、PE-RTII、PP-R或βPP-R之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或多种。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填充塑料通过熔化后通过注塑机高速挤压填充入通孔内,在通孔内冷却固化后形成加强肋结构,在不增加管体厚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增加管体结构强度,提高其抗冲击性或环刚度、环柔性,通过注入后固化的注入方式,是填充塑料形成的加强肋能够与管体紧密贴合,且可采用与预制板体化学结构类似的材料进行填充,提高其连接结构的紧密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预制板体10、通孔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双塑或多塑加肋螺旋缠绕管,包括由预制板体10成螺旋状缠绕构成的管体,所述预制板体10沿延伸方向开有贯穿两端的至少一个通孔101,至少一个所述通孔101内填充有填充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登哥,未经王登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2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