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1:2反向电荷泵的软启电和驱动电路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5259.7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5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36 | 分类号: | H02M1/36;H02M1/088;H02M3/07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反向 电荷 软启电 驱动 电路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用于1:2反向电荷泵的软启电和驱动电路,包括电荷泵芯片,连接于电荷泵芯片上的四个NMOS管Q1、Q2、Q3、Q4、电容CFLY;NMOS管Q1的源极与NMOS管Q2的漏极相连,NMOS管Q2的源极与NMOS管Q3的漏极相连,NMOS管Q3的源极与NMOS管Q4的漏极相连,NMOS管Q1的漏极接电荷泵芯片的VOUT引脚,NMOS管Q3的漏极还与电荷泵芯片的VIN引脚相连,NMOS管Q4的漏极还与电荷泵芯片的CFL引脚相连,电容CFLY连接于电荷泵芯片的CFH、CFL引脚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与电荷泵芯片的VOUT引脚相连的分压电阻RF1、MOS管开关S和钳压电路A3,一个输入端均与电荷泵芯片的BT引脚相连的钳压电路A1、钳压电路A2,负极与分压电阻RF1相连的减法器SUB,电压输入端与减法器SUB的输出端相连的乘法器MUL,反相输入端与乘法器MUL的输出端相连且输出端与乘法器MUL的输出端相连的运算放大器OP,与减法器SUB的负极相连的电阻RF2,一个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OP的输出端相连且另一输入端与电阻RF2一端相连的钳压电路A4,连接于钳压电路A3与电荷泵电路中的NMOS管Q3的栅极G之间的开关S1,一端与钳压电路A4的输出端相连的开关S2,栅极G和漏极D均与开关S2另一端相连且源极S与钳压电路A4的输入端和电阻RF2相连的公共端相连的NMOS管Q,与电荷泵芯片上的NMOS管Q3 的漏极、NMOS管Q4的漏极均相连的无源限流电路,以及连接于电荷泵芯片的BT引脚和CFH引脚之间的片外电容CBT;其中,MOS管开关S与电荷泵芯片的BT引脚相连,运算放大器OP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P_REF,减法器SUB的正极与电荷泵芯片的VIN引脚相连,钳压电路A1、A2、A3、A4的输出端还分别对应连接NMOS管Q1、Q2、Q3、Q4的栅极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1:2反向电荷泵的软启电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压电路A1包括漏极D与电荷泵芯片的BT引脚相连的NMOS钳压管Q_clamp1,负极与NMOS钳压管Q_clamp1的栅极G相连的寄生二极管D1,以及正相输入端与NMOS钳压管Q_clamp1的源极S相连且负相输入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的输入缓冲器BUF1;其中,输入缓冲器BUF1的输出端与电荷泵芯片上的NMOS管Q1的栅极G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1:2反向电荷泵的软启电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压电路A2、钳压电路A3与钳压电路A1的电路结构相同;其中,输入缓冲器BUF2、BUF3的输出端分别对应与电荷泵芯片上的NMOS管Q2、Q3的栅极G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1:2反向电荷泵的软启电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压电路A4包括漏极D与电荷泵芯片的VIN引脚相连的NMOS钳压管Q_clamp4,负极与NMOS钳压管Q_clamp4的栅极G相连的寄生二极管D4,与NMOS钳压管Q_clamp4的源极S均相连的电流源Is1、开关S3,正相输入端与开关S3另一端相连且负相输入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的输入缓冲器BUF4;其中,寄生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阻RF2和NMOS管Q的公共端相连,电流源Is1的控制端还与运算放大器OP的输出端相连,电流源Is1的输出端和输入缓冲器BUF4的输入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1:2反向电荷泵的软启电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限流电路包括源极S与电荷泵芯片的NMOS管Q3的漏极D和NMOS管Q2的源极S相连的PMOS管Q3b,源极S与PMOS管Q3b的源极S相连且栅极G与PMOS管Q3b的栅极G相连的PMOS管Q3c,输出端与PMOS管Q3c的栅极G、漏极D均相连的输入缓冲器BUF5,输入端与输入缓冲器BUF5的负相输入端相连的电流源Is2,源极S与电流源Is2的输出端相连且漏极D与NMOS管Q的源极S相连的NMOS钳压管Q_clamp5,以及负极与电荷泵芯片的VIN引脚相连的且正极与NMOS钳压管Q_clamp5的栅极G相连的寄生二极管D5;其中,PMOS管Q3b、PMOS管Q3c的源极S均与电荷泵芯片的VIN引脚相连,PMOS管Q3b的漏极D与电荷泵芯片的CFL引脚相连,电流源Is2的控制端还与运算放大器OP的输出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1:2反向电荷泵的软启电和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始终关断NMOS管Q1、Q2、Q3 ,使开关S2保持导通,开关S1、S3保持关断;VIN电源使NMOS管Q4和PMOS管Q3b被正常驱动;
(2)利用NMOS管Q1、Q2本身具有的体二极管为CFLY/CBT电容充电,减去体二极管的压降得到最终的稳态电压,并使PMOS管Q3b和NMOS管Q4工作在饱和区以限制导通电流;
(3)整个电路进入稳态,NMOS管Q1、Q2、Q3的驱动电路正常工作,NMOS管Q1和NMOS管Q2正常导通,NMOS管Q3保持关断,稳态破坏;
(4)PMOS管Q3b和NMOS管Q4保持电流镜限流,NMOS管Q1、Q2分别与PMOS管Q3b和NMOS管Q4同相位导通和关断;
(5)整个电路再次进入稳态,VOUT电压、CFLY电容电压和CBT电容电压的空载稳态值分别为2*VIN、VIN和VIN,软启电过程结束,电荷泵芯片正常反向1:2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52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