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箱减振磨耗板及其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9059.0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5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刘启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5/20 | 分类号: | B61F15/20;B61F15/00;B61F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耗板 增强层 轴箱 耐磨层 减振磨耗板 安装结构 牵引力 摩擦 高分子复合材料 安装定位 车辆运行 摩擦系数 相应部件 轴箱悬挂 定位部 磨耗层 平稳性 舒适性 制动力 成对 轮轴 凸边 吸能 构架 传递 配合 保证 | ||
1.一种轴箱减振磨耗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对地设置于轮轴(30)沿车辆走行前后方向的磨耗板(1),以及用于将所述磨耗板(1)固定于轴箱(10)上的定位部(2);所述磨耗板(1)进一步包括用于安装和定位的增强层(11),以及形成于所述增强层(11)之上且面积相对于所述增强层(11)较小,作为工作磨耗层的耐磨层(12);所述增强层(11)的四周突出于耐磨层(12)的部分形成凸边(13),所述增强层(11)与耐磨层(12)均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结构;所述磨耗板(1)能传递车辆轮对和车体之间的牵引力、制动力,并通过与转向架构架(50)的相应部件摩擦吸能降低轴箱(10)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箱减振磨耗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箱减振磨耗板及其安装结构还包括一对彼此背靠背设置于轮轴(30)沿车辆走行前后方向的摩擦块(40);所述摩擦块(40)的上部斜面与转向架构架(50)的接触面形成一对摩擦副,所述摩擦块(40)的侧部竖直面与磨耗板(1)形成另一对摩擦副;所述摩擦块(40)通过与磨耗板(1)摩擦吸能降低轴箱(10)的振动,所述摩擦块(40)通过与所述转向架构架(50)摩擦吸能降低车体的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箱减振磨耗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箱(10)与磨耗板(1)安装的接触面预留有两个以上的螺纹孔,所述止挡部(2)包括开设于所述磨耗板(1)上并与该螺纹孔对应的定位孔(5),以及沉头螺钉(6),通过所述沉头螺钉(6)穿过定位孔(5)后紧固在螺纹孔中实现磨耗板(1)的固定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箱减振磨耗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包括对所述磨耗板(1)纵向的凸边(13)进行固定的纵向止挡部(21),以及对所述磨耗板(1)横向的凸边(13)进行固定的横向止挡部(22);所述纵向止挡(21)的一面开设有对所述磨耗板(1)纵向的凸边(13)进行固定、组装的第一卡槽(3),所述纵向止挡(21)的另一面开设有用于与轴箱(10)进行组焊的坡口(8);所述横向止挡部(22)的一面开设有对所述磨耗板(1)横向的凸边(13)进行固定、组装的第二卡槽(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箱减振磨耗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止挡部(21)和横向止挡部(22)均采用经过表面处理的普通碳钢挡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箱减振磨耗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止挡(21)的厚度与所述磨耗板(1)的厚度一致,并参与所述轴箱(10)的纵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轴箱减振磨耗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进行磨耗板(1)的定位组装时,所述磨耗板(1)左、右两侧的纵向止挡部(21),以及下侧的横向止挡部(22)同时与轴箱(10)进行组装后,再通过磨耗板(1)左、右两侧的纵向止挡部(21),以及下侧的横向止挡部(22)与轴箱(10)进行点焊实现所述磨耗板(1)的定位,在完成定位组装后能从所述轴箱(10)的上部抽出磨耗板(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箱减振磨耗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耗板(1)左、右两侧的纵向止挡部(21),以及下侧的横向止挡部(22)与轴箱(10)之间通过段焊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磨耗板(1)左、右两侧的纵向止挡部(21)与轴箱(10)之间通过段焊填满所述纵向止挡部(21)预留的坡口(8);所述纵向止挡部(21)与轴箱(10)之间的焊缝不超出纵向止挡部(21)的外表平面以免影响轴箱(10)的纵向定位;所述磨耗板(1)上侧的横向止挡部(22)与轴箱(10)之间通过段焊实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90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无人驾驶电机车脱轨检测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车辆清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