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6887.0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0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谢道昕;闫建斌;杜然;郭律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G16B20/20;G1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闫书宁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转基因 植物 食用 安全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为分别用转基因植物、植物甲、植物乙和植物丙饲喂动物,植物甲为转基因植物的非转基因亲本,植物乙为与植物甲隶属同一栽培种的不同植物,植物丙为与植物甲隶属不同栽培种的不同植物;检测动物盲肠内容物中肠道代谢组组分,进行如下判断:如果“饲喂转基因植物的肠道代谢组组分和饲喂植物甲的肠道代谢组组分之间的差异”低于“饲喂植物甲的肠道代谢组组分和饲喂植物乙的肠道代谢组组分之间的差异”和/或“饲喂植物甲的肠道代谢组组分和饲喂植物丙的肠道代谢组组分之间的差异”,则转基因植物具有食用安全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评价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价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转基因食品即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转基因食品一般分为转基因植物食品和转基因动物食品,转基因植物食品以转基因植物作为原材料(如转基因大豆食用油),转基因动物食品以转基因动物作为原材料(如转基因三文鱼、转基因牛奶)。随着转基因动植物种类的增多和商品化应用程度的提高,转基因动植物及其食品的安全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研究转基因食品对动物模型影响的“实质等同性”。肠道代谢组指生理时期内肠道内的低分子质量代谢物的集合(包括代谢中间产物、激素、信号分子和次生代谢产物等),是摄取的食物在消化和同化过程中其组分变化、细胞变化和表型之间相互联系的核心,能够直接反映肠道环境的生理状态,是进行转基因食品食用“实质等同性”评价的有效评价指标。
传统检测方法中,多采用粪便作为肠道代谢组组分的样品来源,存在如下的局限性:一方面食物组分的消化和吸收以及与肠道细胞的互作主要在小肠部分完成,粪便与肠道中代谢物差异较大,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粪便中含有大量大肠中的消化液,而且大肠异于小肠的内环境也会导致胆汁酸等机体产生的不稳定物质产生较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判断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评价转基因植物的食用安全性。
本发明首先保护一种评价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性的方法,可包括步骤a2):检测动物盲肠内容物中的肠道代谢组组分;肠道代谢组可为生理时期内肠道内的低分子质量代谢物的集合。
所述步骤a2)中,检测动物盲肠内容物中的肠道代谢组组分可采用LC-MS检测。
上述任一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在进行所述步骤a2)前,进行步骤a1);所述步骤a1)可为:分别用转基因植物、植物甲、植物乙和植物丙饲喂动物;
植物甲可为所述转基因植物的非转基因亲本;
植物乙可为与植物甲隶属同一栽培种的不同植物;
植物丙可为与植物甲隶属不同栽培种的不同植物。
所述步骤a1)中,分别用转基因植物、植物甲、植物乙和植物丙饲喂动物的时间可为12周以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饲喂动物的时间具体可为12周。
所述步骤a1)中,分别用转基因植物、植物甲、植物乙和植物丙饲喂动物的方法可为:根据转基因植物、植物甲、植物乙和植物丙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分别制备成热量和营养元素(尤其指主要营养元素)均相同的饲料,用饲料饲喂动物。
上述任一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步骤a3):完成步骤a2)后,分析盲肠内容物中肠道代谢组组分的差异,然后进行如下判断:如果“饲喂转基因植物的肠道代谢组组分和饲喂植物甲的肠道代谢组组分之间的差异”低于“饲喂植物甲的肠道代谢组组分和饲喂植物乙的肠道代谢组组分之间的差异”和/或“饲喂植物甲的肠道代谢组组分和饲喂植物丙的肠道代谢组组分之间的差异”,则转基因植物具有食用安全性;否则转基因植物不具有食用安全性。
上述任一所述低于可为显著低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6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