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保险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3272.2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6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6 | 分类号: | B60R19/26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娜娜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软骨 铝质蜂窝板 塑料保险杠 防撞横梁 发泡板 泡沫板 伸缩杆 粘连 壳体 套筒 冲击力 焊接 能量转换 聚氨酯橡胶块 保险杠壳体 可拆卸连接 连接板表面 泡沫板表面 汽车保险杠 表面镶嵌 滑动连接 减震效果 卡扣连接 两端固定 势能 冲击能 连接板 动能 缓冲 减小 扣板 受力 吸能 吸收 震动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保险杠,包括塑料保险杠壳体,所述料保险杠壳体两端固定连接有扣板,所述塑料保险杠壳体一侧表面镶嵌有发泡板,所述发泡板表面粘连有ACF人工软骨泡沫板,所述ACF人工软骨泡沫板表面通过卡扣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一端焊接有一号防撞横梁,所述一号防撞横梁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铝质蜂窝板。本发明通过ACF人工软骨泡沫板,能通过延长受力时间、能量转换等方式,将冲击能转换为势能和动能,吸收70%—90%的冲击力,从而提供极强的缓冲吸能效果,并通过铝质蜂窝板内部粘连聚氨酯橡胶块,可进一步的减小震动和吸收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特别涉及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前后端装有保险杠,不仅有装饰功能,更重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
现有的汽车保险杠都是通过缓冲垫或者缓冲材料来达到防护汽车减震的目的,但是这样的防护对车辆的减震效果不太理想,对车辆保护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利用预应力和缓冲空间来对车辆撞击的力进行抵消和消耗,从而加大了车辆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保险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保险杠,通过ACF人工软骨泡沫板,能通过延长受力时间、能量转换等方式,将冲击能转换为势能和动能,吸收70%—90%的冲击力,从而提供极强的缓冲吸能效果,并通过铝质蜂窝板内部粘连聚氨酯橡胶块,可进一步的减小震动和吸收冲击力,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保险杠,包括塑料保险杠壳体,所述料保险杠壳体两端固定连接有扣板,所述塑料保险杠壳体一侧表面镶嵌有发泡板,所述发泡板表面粘连有ACF人工软骨泡沫板,所述ACF人工软骨泡沫板表面通过卡扣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一端焊接有一号防撞横梁,所述一号防撞横梁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铝质蜂窝板,所述铝质蜂窝板表面可拆卸连接有二号防撞横梁,所述铝质蜂窝板表面开设有蜂窝孔,所述蜂窝孔内壁粘连有聚氨酯橡胶块。
进一步地,所述扣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安装耳,所述一号安装耳表面开设有一号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和套筒外壁均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焊接有硬质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防撞横梁和二号防撞横梁表面均开设有二号螺孔且二号螺孔贯穿一号防撞横梁和二号防撞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铝质蜂窝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安装耳,所述二号安装耳设置为两组且每组为两个,所述二号安装耳表面开设有三号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发泡板表面粘连有ACF人工软骨泡沫板,能通过延长受力时间、能量转换等方式,将冲击能转换为势能和动能,吸收70%—90%的冲击力,从而提供极强的缓冲吸能效果。
2.通过伸缩杆和套筒外壁均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一侧焊接有硬质弹簧,伸缩杆被压进套筒内腔,同时通过硬质弹簧吸收一部分动能,可有效的缓冲冲击力。
3.通过铝质蜂窝板表面开设有蜂窝孔,蜂窝孔是由一个正六角形单房、房口全朝下或朝向一边、背对背对称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有着优秀的几何力学性能,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能更好的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通过蜂窝孔内壁粘连有聚氨酯橡胶块,具有硬度高、强度好、高弹性、高耐磨性、耐撕裂、耐老化、耐臭氧、耐辐射及良好的导电性等优点,可进一步的减小震动和吸收冲击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3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