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菌保鲜袋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0980.0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惠民;李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麦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67/04;C08L91/00;C08L97/02;C08K3/08;C08K5/053;B65D65/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汪琳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鲜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菌保鲜袋及其制备方法,该防菌保鲜袋由下列原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所述比例为重量比:生物降解聚酯70~90%、塑化剂5~15%、植物油1~10%、抗菌剂0.1~10%,其中,抗菌剂由纳米竹粉和纳米银粉组成。本发明防菌保鲜袋工艺简单,对于保鲜袋的制备工艺要求较低;本发明保鲜袋中抗菌活性物质稳定性好,不易在后期从基材中析出;本发明的防菌保鲜袋可以全生物降解,对于解决传统保鲜袋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鲜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防菌保鲜袋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目前蔬菜保鲜、水果如荔枝、龙眼等保鲜要么用化学剂,要么用冷库。 化学剂对人体危害,如龙眼用硫磺熏蒸,人体食用后有一定影响,用冷库也 未必能保证品质且耗能,不环保。
保鲜袋用于保存食品,防止食品氧化,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目前市场 上的保鲜袋,常见的大多数为聚乙烯(PE)、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材质, 其仅仅通过简单的覆盖隔离起到保湿、隔绝氧气以降低果蔬呼吸消耗糖分的 作用,但是其自身并不能起到抗菌的效果。为了解决抗菌的问题,现有技术 是将抗菌银粉添加混合到塑料薄膜中制得具有抗菌效果的保鲜袋。但是,(1)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保鲜袋多为聚乙烯(PE)、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碳酸 酯(PC)等难以自然降解的材质,会造成白色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 的压力。(2)纳米银可以产生Ag+离子,但原用的聚乙烯(PE)、聚偏二氯 乙烯(PVDC)、聚碳酸酯(PC)混合时混溶容易产生不相容因而产生银粉渐 出,即所谓“掉粉”,在后期极易从保鲜袋基材上析出,直接污染保鲜物,从 而影响保鲜袋的功能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菌保鲜袋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菌保鲜袋及其制备方法,采 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菌保鲜袋,其由下列原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所述比例为重量比:
生物降解聚酯70~90%
塑化剂5~15%
植物油1~10%
抗菌剂0.1~10%,其中,
抗菌剂由纳米竹粉和纳米银粉组成。
一种防菌保鲜袋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的防菌保鲜袋构成组份比例准备原材料;
(2)将步骤(1)的原材料一起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均匀混合得混 合料;
(3)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预设的挤出温度下 将所述混合料挤出,吹塑成型,制得防菌保鲜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防菌保鲜袋工艺简单,对于保鲜袋的制备工艺要求较低;本发明 保鲜袋中抗菌活性物质稳定性好,不易在后期从基材中析出;本发明的防菌 保鲜袋可以全生物降解,对于解决传统保鲜袋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 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 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 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麦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凯麦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0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图像增强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