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9995.5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2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焕焕;毛萃;孟凡锦;霍晓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51/02 | 分类号: | C08F251/02;C08F251/00;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水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吸水树脂,含有以下组分:丙烯酸、助吸盐单体、纳米纤维素、可降解天然高分子、引发剂、交联剂、氢氧化物、去离子水,所述高吸水树脂通过水溶液聚合,得到水凝胶后进行切割成块,烘箱干燥,经粉碎、筛分得高吸水树脂。本发明所制备的高吸水树脂生物降解率高,60天内降解率可达80%,且吸收量高、保水能力强、力学性能和耐盐性好,生产过程简单高效,可大幅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吸水性树脂(SAP)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交联结构、不溶于水的新型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水合作用能够迅速吸收比自身高数百倍甚至千倍质量的液态水,且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即使在受热或受压下也不易失水,在光、热、酸、碱中的稳定性也较好。因此,相比于传统的吸水材料,高吸水性树脂具有交联密度低、高吸水膨胀、高保水性能、对弱碱性物质强吸收、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可反复使用等优点,成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在卫生巾、纸尿裤、宠物护垫等卫生用品领域、农业、食品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SAP都为非降解性,其虽有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其难以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和细菌所分解,生物降解性差,在大量使用废弃后势必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研究开发生物可降解的绿色环保型高吸水性树脂已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对于可降解高吸水树脂主要是通过玉米淀粉、海藻酸钠与丙烯酸钠聚合制备得到的,但是可降解材料添加量太大会造成高吸水树脂机械强度降低、添加量太少则高吸水树脂降解性能较差。必须克服上述问题,才能使SAP实现真正的可降解,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纳米纤维素是纤维素的物理最小结构单元,是指直径在1~100nm之间的纤维。纳米纤维素质轻、可降解,且具有吸液保水性能、杨氏模量高、强度高、比表面积大等优势,这使其在诸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利用纳米纤维素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可再生、反应活性高等特点,将纳米纤维素应用于可降解SAP的制备,不但可以有效增强可降解SAP的物理性能,而且对于吸液性能、保水性能都将有很大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丙烯酸、助吸盐单体、纳米纤维素、可降解天然高分子为原料。首先将丙烯酸采用氢氧化物进行中和,加入分散均匀的助吸盐单体溶液、可降解天然高分子溶液和纳米纤维素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引发剂、交联剂,升温至55℃~75℃,至于烘箱中聚合1~3h,得到水凝胶后进行切割成块,烘箱干燥,经粉碎、筛分得高吸水树脂。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一定量的纳米纤维素,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分散均匀,得到纳米纤维素分散液;
(2)称取一定量丙烯酸,然后加入氢氧化物溶液进行中和,中和度为50%~80%,取适量的助吸盐单体于去离子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
(3)称取一定量的可降解天然高分子,将其搅拌均匀完全溶于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或取烧杯称一定量的玉米淀粉,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搅拌糊化,然后缓慢降温,得到糊化淀粉溶液;
(4)将上述步骤(1)和(2)制备的溶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将一定量的引发剂、交联剂加入上述溶液,缓慢升至一定温度,保温1h~6h,初步制得高吸水树脂粗产品。
(5)将步骤(4)所得的高吸水树脂粗产品干燥,将其切碎,进行粉碎造粒,用筛网筛分,再次置于烘干至恒重,得到高吸水树脂。
优选地,所述助吸盐单体的加入量为丙烯酸质量的1wt%~3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99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磺回收CLAUS尾气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