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通量自动化的微生物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文库构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6851.4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张慧;刘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鸿 |
主分类号: | C40B50/06 | 分类号: | C40B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14 安徽省巢湖市巢湖经济开发区龙泉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库 样本 芯片制备 测序 通量 质控 文库 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 分子生物学领域 基因文库构建 试剂使用量 仪器自动化 自动化平台 宏基因组 离心回收 实验成本 仪器参数 高通量 起始量 构建 切胶 上机 微生物 配制 自动化 回收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高通量自动化的微生物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文库构建的方法,具体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步骤如下:S1、配制反应液;S2、设置仪器参数;S3、芯片制备;S4、PCR扩增;S5、离心回收;S6、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S7、文库质控。本发明通过一种利用MSND自动化平台构建文库的方法,可以同时进行384个样本的建库,大大提升了芯片制备的通量和效率,实现了仪器自动化,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建库的通量、减少了实验成本、降低了样本的起始量,本方法仅需要切胶回收后的样本进行一次qPCR定量即可直接上机测序,更为高效,节约了试剂使用量并省去了繁琐的质控、pooling等步骤,仍能获得和常规建库方法一致的测序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高通量自动化的微生物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文库构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16S rRNA基因测序成为了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及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常规方法,包括经典的16s rRNA基因高变区区域测序(基于illuminaMiseq平台)和全长测序(基于Sequel和MinION平台)。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测序区域是16srRNA基因的V3-V4区域,通过和其它研究手段相结合,在微生物组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常规的16s rRNA基因的文库构建,是通过带有接头序列和index序列的PCR引物扩增其V3-V4区域,然后通过illumina平台进行测序。这种方法对于少量样本而言,操作简便,测序结果较好,价格偏低。随着微生物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测序价格的降低,目前出现了很多基于大量样本的群体进行分析的微生物群落研究。常规的16s rRNA基因的文库构建方法对于需要大量同时处理的样本而言,建库过程繁琐,周期长,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需要一种高通量、低成本、速度快、质量好的建库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高通量自动化的微生物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文库构建的方法,通过MSND平台以一张含有5184个反应孔的芯片作为载体,一次可以同时处理384个样本(每个样本12个技术重复),另外每个反应孔的反应体系为100纳升,大大节约了试剂和样本使用量;通过使用带有接头序列的内引物选择性扩增特定区域DNA片段,再由带有barcode序列及适用于illumina平台测序的接头序列的外引物进行扩增,扩增结束后使用收集装置获得可直接用于测序的文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通量自动化的微生物宏基因组16srRNA基因文库构建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配制反应液:取一个干净的384孔PCR板,在孔内配制芯片制备的反应液:
配制完反应液后,用移液器吹打混匀,然后离心备用;
S2、设置仪器参数:将MSND仪器的模式调为384×12模式,其中384代表384个样本,12代表12次重复实验;
S3、芯片制备:将配置好的384孔板放入MSND仪器内,同时将SmartChip芯片也放入到仪器中对应的位置,点击开始自动化点样仪MSND将自动把384孔板中的文库构建所需的PCR反应体系喷液到5184孔SmartChip芯片上;待仪器运行完成,将SmartChip芯片取下,盖上封口膜放到冰盒上备用;
S4、PCR扩增;
S4.1、设置PCR仪的扩增程序;
S4.2、然后将PCR程序设置为“盖子加热到105℃”;
S4.3、PCR仪设置完成之后,将SmartChip芯片放到PCR仪上,盖上盖子进行PCR扩增;
S5、离心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鸿,未经张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6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返工片效率良率的制绒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抽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