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5742.0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9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柳培忠;刘大海;刘晓芳;骆炎民;汪鸿翔;杜永兆;范宇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泉州市中仿宏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永大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3/00 | 分类号: | G06N3/00 |
代理公司: | 35205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蜂群算法 初始种群 寻优 收敛 搜索 优化 随机性 局部搜索能力 仿生智能 初始化 分布性 迭代 算法 早熟 多样性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优化方法,涉及仿生智能计算与优化领域。本发明采用一种新的初始化策略,从而获得较高质量的初始种群并减少寻优迭代次数;然后提出了两个新的搜索方程,其中一个用于增强局部搜索能力,另一个用于避免后期寻优过程的早熟收敛;进一步地,本发明对基本人工蜂群算法的框架进行了调整。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优化方法,增强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和分布性,提高搜索随机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改进算法性能,无论在解的精度还是收敛速度方面,效果都有所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生智能计算与优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许多工程的核心问题最终都归结为优化问题。因此,最优化已经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计算工具。在计算机已经广为普及的今天,一些大规模的优化问题的求解可以在一台普通的计算机上实现,使得最优化方法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的应用。
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ABC)属于仿生智能算法的一种,是由Karaboga于2005年提出的一种新颖的基于群智能的全局优化算法,将蜂群的采蜜过程作为模拟对象。自然界中的蜜蜂的种群中的所有蜜蜂都有清晰的工作划分,不同分工的蜜蜂之间也有简单的信息交流,不同分工的蜜蜂也会转换职能,蜂群通过相互协作找到最优蜜源。人工蜂群算法模拟了蜜蜂种群的分工、信息交流、职能转换等过程,算法中包含的三个最基本的元素为:蜜源、雇佣蜂、未被雇佣蜂。蜜蜂根据各自的分工进行不同的活动,并实现蜂群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从而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具有具有控制参数少、容易实现,局部搜索能力强以及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但是,传统人工蜂群算法仍存在种群初始化不均匀、搜索能力不平衡等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优化方法,增强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和分布性,提高搜索随机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改进算法性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优化方法,包括:
步骤10、设置EeABC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种群大小SN、最大迭代次数MCN、最大评估次数MFE、个体维数D、阈值limit;
步骤20、生成初始种群,同时产生一个解和所述解的反向解,公式如下:
其中,i∈{1,2,…,SN},表示蜜源的数量;j∈{1,2,…,D},表示个体维度;表示解xi第j维的值;表示的反向解,表示第j维变量的取值范围;rand(0,1)为0到1之间的随机数;k∈[0,1],为广义系数;[aj,bj]为第j维搜索空间的动态边界;
若反向解越界,采用公式(4)重新取值:
其中,rand(·)为随机函数,取值介于与之间;
步骤30、根据公式(5)分别计算个体的适应值,选取适应值较大的SN/2个个体作为初始雇佣蜂种群:
其中,fiti表示第i个个体的适应值,fi表示第i个个体的函数值;
步骤40、在由步骤30选择出来的雇佣蜂个体附近进行邻域搜索,得到新蜜源,搜索策略如公式(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泉州市中仿宏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永大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侨大学;泉州市中仿宏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永大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5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