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件冲压加工用上料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9193.4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8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雲;金大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2 | 分类号: | B21D43/02;B21D43/18 |
代理公司: | 32360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件 地脚 上料装置 下表面 汽车零件加工 汽车零部件 冲压机构 冲压加工 顶部安装 分料机构 高度调节 控制面板 内侧位置 上料机构 升降气缸 自动上料 自动送料 固定台 活塞杆 上模座 伸缩架 万向轮 冲压 下移 便利 | ||
1.一种汽车零件冲压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且机架(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地脚(3),所述机架(1)的下表面位于地脚(3)的内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万向轮(4),且机架(1)的一侧开设有空腔(5),所述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台(7),所述空腔(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所述固定台(7)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台(8),且固定台(7)与升降台(8)的连接处安装有伸缩架(13),所述升降台(8)的上表面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上料机构(9),所述上料机构(9)的一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分料机构(10),所述分料机构(10)的一侧安装有机械手(11),所述机械手(11)的一侧设置有冲压机构(12),所述伸缩架(13)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伸缩架(13)的连接处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所述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的连接处设置有伸缩气缸(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冲压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7)与升降台(8)通过伸缩架(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4)与第二连接杆(15)通过伸缩气缸(1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冲压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9)包括进料斗(91),所述进料斗(91)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92),且进料斗(9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腿(93),所述进料斗(91)与支撑腿(93)的连接处安装有弹簧(94),且进料斗(91)的下表面位于支撑腿(93)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振动体(95),所述振动体(9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96),所述出料口(9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9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冲压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91)与支撑腿(93)通过弹簧(94)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9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分隔板(97)平行分布,所述振动电机(96)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振动电机(96)平行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冲压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机构(10)包括机壳(101),所述机壳(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辊(102),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辊(103),且机壳(101)的前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04),所述第一转动辊(102)与第二转动辊(103)的外侧共同套设有传输皮带(105),所述传输皮带(105)的上方两侧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106)和第二挡板(108),所述第一挡板(106)与机壳(101)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固定杆(107),所述第二挡板(108)与机壳(101)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冲压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06)与机壳(101)通过第一固定杆(10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07)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挡板(108)与机壳(101)通过第二固定杆(10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09)共设置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冲压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1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1),所述底座(111)的上方安装有转动座(112),所述转动座(1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13),所述固定块(113)的上方转动连接大臂(114),且固定块(113)与大臂(114)的连接处安装有微型电机A(115),所述大臂(114)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小臂(116),且大臂(114)与小臂(116)的连接处安装有微型电机B(117),所述微型电机B(117)的末端设置有吸附头(1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91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