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基因编辑创制油菜雄性不育新种质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76149.1 申请日: 2019-08-22
公开(公告)号: CN110438150A 公开(公告)日: 2019-11-12
发明(设计)人: 杨光圣;辛强;洪登峰;董发明;万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82 分类号: C12N15/82;A01H5/00;A01H6/20;C12Q1/6858;C12Q1/6895
代理公司: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代理人: 强红刚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因 雄性不育系 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应用 基因功能丧失 油菜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利用 保守结构域 表型变化 农业生产 群体改良 人工成本 育种效率 新种质 敲除 育性 制备 突变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制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通过对MS5基因的保守结构域进行基因编辑敲除,使得MS5基因功能丧失或者产生功能获得突变,从而形成隐性或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本发明制备的雄性不育系与正常材料相比,除了育性差异外,没有其他可见的表型变化;如果应用于杂种优势利用或者群体改良,将极大地提高育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甘蓝型油菜MS5基因进行编辑,进而获得不同类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背景技术

油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类主要营养素之一,维护食用油供给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之一。杂交种的推广和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油菜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傅廷栋.中国油菜生产和品种改良的现状与前景.安徽农学通报,2000,6(1):2-8)。而安全有效的授粉控制系统是油菜杂交种生产的重要前提。

目前,油菜中常用的授粉控制系统主要有:细胞核雄性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自交不亲和,人工创制的转基因核不育系统以及化学杀雄等。其中,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统表现出花粉败育稳定彻底、无胞质负效应且细胞质来源丰富、不育性状容易转育、容易实现杂交种的“三系化”制种过程等优点,因而得到了育种家的青睐和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的积极研究。Yi3A是我国发现、报道的原生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李树林,周熙荣.显性核不育油菜的遗传与利用.作物研究,1990,4:27-32),基于该不育突变材料曾成功的选育出在生产上商业化推广的品种。遗传分析显示,显性核不育系统的育性受到同一位点的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为MS5a(恢复基因),MS5b(不育基因)和MS5c(正常可育或临保系基因),且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MS5a>MS5b>MS5c(Lu W,Liu J,Xin Q,Wan L,Hong D,Yang G.Atriallelic genetic male sterility locus in Brassica napus:an integrativestrategy for its physical mapping and possible local chromosome evolutionaround it.Annals of botdny,2013,111(2):305-315)。因此,在MS5b处于纯合状态或者基因型为MS5bMS5c的杂合状态时,单株表现为雄性不育;而MS5a基因型存在时,或者MS5c处于纯合时,单株则表现为可育。通过图位克隆和转基因功能验证,已成功分离获得恢复基因MS5a(BnaA08g25920D)(Xin,Q.,Shen,Y.,Li,X.,Lu,W.,Wang,X.,Han,X.,Dong,F.,Wan,L.,Yang,G.,and Hong,D.(2016).MS5 mediates early meiotic progression and itsnatural variants may have applications for hybrid production in Brassicanapus.The Plant Cell 28:1263-1278.)。

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已获得MS5b区段的序列,但其造成减数分裂异常的功能区段和分子机理一直未得到解析,因此,解析MS5b不育基因的功能,通过编辑MS5不同结构域,根据需要创制隐性核不育和显性核不育系用于甘蓝型油菜、白菜和甘蓝等芸薹属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和群体改良,将极大地提高不育系选育效率,为作物育种提供创新高效的新途径。经检索国内外现有技术,尚未发现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造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6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