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2014.1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7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繁;毛志强;冉兆晋;王芳;辛雪成;王悦;焦姣;樊金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7/46 | 分类号: | A01N37/46;A01N43/16;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何薇 |
地址: | 110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生长 调节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植保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剂及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组分为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为2,4‑二氟苯甲酰氨基异丁酸,活性成分B为壳寡糖;其中,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40:20‑2000。本发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与单剂相比,效果更为显著,可增强农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果实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植保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激素类物质,能够有效的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且具有用量小、见效快、残留少、针对性强的特点。按其对生长的作用可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抑制剂和植物生长延缓剂,根据植物品种和施用目的而选择不同。常见的生长促进剂有吲哚丙酸、萘乙酸、6-苄基腺嘌呤;常见的生长抑制剂有三碘苯甲酸、青鲜素;常见的生长延缓剂有烯效唑、多效唑和矮壮素。研究发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或者先后使用,往往会产生比单独施用更加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其调控作用;但是也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抑制作物的生长,进而导致作物产量的较低或者产量提高的幅度小于单剂的使用效果,因此植物生长调节的合理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能降低农业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和肥料利用效率,还能够保护土壤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生长调剂及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组分为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为2,4-二氟苯甲酰氨基异丁酸,活性成分B为壳寡糖;其中,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40:20-2000。
所述活性成分A 2,4-二氟苯甲酰氨基异丁酸的结构式为分子质量为243.21。
所述2,4-二氟苯甲酰氨基异丁酸可按照申请号为2018113654505专利文献中记载的合成方法制备获得,进一步的合成步骤如下:
在250mL烧瓶中加入2,4-二氟苯甲酸7.0克,EDCI(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10.0克,氨基异丁酸甲酯盐酸盐7.5克,二氯甲烷150mL,三乙胺5mL。室温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完毕后,反应液用水50mL×3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12小时,减压脱溶,加入乙醇150mL,氢氧化钠7.0克,室温搅拌反应2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脱溶,残余物加水100mL,用乙酸乙酯50mL×3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12小时,减压脱溶,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纯化得化合物2,4-二氟苯甲酰氨基异丁酸,白色固体3.1克。1H NMR(600MHz,DMSO)δ12.63(s,1H),8.55(s,1H),7.85(d,J=8.4Hz,1H),7.24(d,J=1.3Hz,1H),7.12(dd,J=8.4,1.6Hz,1H),1.52(s,6H)。
优选,所述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20:50-1000。
进一步优选,所述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10:100-1000。
所述活性组分,和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或载体;其中,活性成分A的浓度范围为0.005-0.2mg/L,活性成分B的浓度范围为0.1-10mg/L。
所述活性成分A的浓度范围为0.01-0.2mg/L,活性成分B的浓度范围为0.5-10mg/L。
所述活性成分A的浓度范围为0.01-0.1mg/L,活性成分B的浓度范围为1-1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2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